張可大驚愕難消,渾然沒有想到,左夢庚居然想要進軍大洋。
對於戰艦的選擇上,左夢庚完全沒有什麼本土主義和民族主義傾向。像後世網路上的某些人,強行要找出中式帆船優秀的地方那樣。
近現代史表明了,海洋航行還是西方人的天下。
要想在大航海時代分一杯羹,並且佔據主動優勢,那麼就必須好好向西方人學習。
為何中式帆船不適合遠洋航行呢?
兩個原因。
一個是船體構造。
中式帆船四平八穩,雖然對抗風浪的效果好,但那是在江河當中。而到了汪洋大海里,遠遠不如西式帆船的流線體。
這是稍微懂點船體構造的人都明白的道理。
還有一個就是老生常談的問題————風帆。
後世頗有一些人總結出所謂的中式硬帆的優點,證明中式帆船適合遠航航行。
要左夢庚說,那些總結就是笑話。
中式硬帆在這個時代不適合遠洋航行,其實並非是在風的利用率上,而是遠洋當中的複雜環境,硬帆不好解決。
還有一個則是時代的限制。
那就是材質。
後世的帆船採用硬帆就可以做到遠洋航行,並且效率真的比軟帆好。
可後世的硬帆用的是金屬骨架,以及複合架構,其實已經和這個時代的硬帆完全不同了。
最起碼以目前的技術,是沒辦法使用硬帆的。
聽到左夢庚要建造西班牙大帆船,而那些葡萄牙工匠並不會後,大家都很忐忑。
一是怕左夢庚覺得他們沒用了,會拋棄他們;二是擔心賺不到豐厚的報仇,繼續窮困潦倒的人生。
他們根本不知道,左夢庚並不在乎他們會不會造西班牙大帆船。
左夢庚問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倘若給你們圖紙,你們能造出船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