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是這個世界上最經受不起考驗的東西。
“遼東打成什麼樣,都和我們無關。接下來,我們的重點依舊是沂蒙山。不過目前我軍兩個師的兵力稍顯不足,不利於後續計劃。因此我建議,從現在開始,籌建第三師、第四師的框架。我軍每向沂蒙山裡推進一步,都要相機訓練一批新兵出來。”
針對未來的局勢,擴軍已經勢在必行。
即使他不提,其他人也會建議的。
目前新軍的兩個師,大約三萬人左右。加上預備役,有五萬之數。
可預備役始終是預備役,非必要的情況下,左夢庚不打算動用。
本來三萬大軍就已經很冒險了,如果再擴軍的話,很可能隱藏不住。但考慮到馬上要進入沂蒙山區作戰,那裡朝廷的統治基礎已經被摧毀。
莽莽大山之中,藏再多的人也不怕暴露。
周遊身為作訓部部長,練兵正是他的職責範圍。
“目前臨清、東昌、安山湖等地方的人力已經使用到了極限,儘管我們已經開始向四周招工,但要緩解也不是一時片刻能成的。這一次拿下靈山衛和浮山所,我建議,新兵從那邊招募。”
左夢庚眼前一亮。
“這個辦法不錯。靈山衛和浮山所一帶,全都是原來的衛所。朝廷不聞不問,軍戶們民不聊生,很多人都活不下去了。而他們作為軍戶,即使再爛,也都有過一定的軍事訓練基礎,最起碼組織度上不用擔心。招入軍中,成型的速度應該很快。”
見左夢庚同意了自己的計劃,周遊便道:“那這次我親自帶著新編第一旅跟你過去吧,直接在當地練兵。”
新軍中使用“新編”字樣的,就是新兵部隊。還沒有納入正式編制,因此都以“新編”稱呼。
十日後,左夢庚、周遊帶著新編第一旅趕回靈山衛,而這邊的情況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貪官汙吏、土豪劣紳被清理乾淨,軍戶們不再被欺壓,儘管生活依舊困苦,但精氣神已經不一樣了。
傅豫孫著實累的沒了模樣,還是勤勤懇懇地彙報情況。
“參座,這幾日我走訪了整個膠州灣沿岸。這一帶除了靈山衛、浮山所外,還有八個村莊。都是些窮苦百姓,靠種地和幹活為生。”
他又指著膠州灣深處道:“那邊的大沽河河口,有大片的鹽田。古老相傳,老祖宗製鹽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相傳遠古時候,在膠州灣一帶有一個原始部落,其中有一個叫夙沙的人聰明能幹。
有一次他在河邊煮魚吃,結果看到一頭野豬跑過,他便去獵豬。
等他扛著死豬回來時,才發現陶罐裡的水已經熬幹了,底部留下了一層白白的細末。
夙沙用手指沾了點放在嘴裡,發現細末的味道又鹹又鮮。用這種細末就著烤熟的野豬肉吃,味道好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