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巴爾幹半島的其他地方,也被歐洲各國瓜分。
這是歐洲各國出兵的酬勞,即使是帝國也得答應。
東歐之外,北非各地也相繼完成了獨立。
和前世這些地方陸續淪為歐洲的殖民地不同,在帝國的主持下,歐洲各國和北非各國簽署了外交協議,承認了北非各國的主權和獨立。
北非各國付出的代價是,向各盟國開放經濟、商貿、港口、金融等領域。
相信要不了多久,各盟國肯定會憑藉著更加強大的實力,完成對北非各國的滲透。
日後這些地區肯定有的混亂,殖民和反殖民地鬥爭不會停歇。
帝國看在眼中,故意忽視。
這就是埋雷。
相比起歐洲各國,帝國遠在東亞,自然不如歐洲各國對北非的影響力深遠,當然也不會給北非各國造成什麼危害。
待到日後混亂髮生,北非各國要想擺脫歐洲的殖民和掠奪,肯定還會求助於帝國。
到了那個時候,帝國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插足北非事務,謀求利益。
中東各國也成為了受益者。
沙烏地阿拉伯、薩法維王朝都獲得了大量的土地,擺脫了奧斯曼的統治,成為地區新興國家。
其中沙烏地阿拉伯最為明智。
他們深知自己的實力最為弱小,很容易成為別人眼中的肥肉,因此牢牢抱住了帝國的大腿。
沙烏地阿拉伯花費重金,邀請帝國在其國內駐軍,並且幫助培訓軍隊。
兩國還簽署了大量的基建協議,沙烏地阿拉伯在很多領域都對帝國全面開放。
這一下子就讓帝國成為了沙特最堅固的盟友,也令沙特在中東站穩了腳跟。
左夢庚得知此時,簡直笑死過去。
他最清楚沙特的重要性,也知道那片黃沙遍地的國度下面,埋藏著怎樣的財富。
尤其是如今國內這邊,內燃機的研究居然已經有了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