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形勢開始進入穩定期,但能夠維持多久,誰也無法保證。
經歷過文藝復興和三十年戰爭,歐洲已經人心思動,分裂和統一都在不停的醞釀之鄭
廖中堅為此寫了一封長長的信送往中樞,提醒國內時刻保持警惕。
左夢庚早就教育過大家。
混亂和動盪固然可以帶來災難,但同樣也可以帶來進步。
與之相比,國內一直和平和安定的帝國,反而很可能會被歐洲後來居上。
保持警惕,積極進取,才能始終屹立於世界之林。
歐洲的事端平息,也給了國防軍集中精力的機會。
摩洛哥,塞塔特。
鞏固霖盤的國防軍終於開始出擊。
在塞塔特,第九團和澤丹的軍隊發生了激戰。
摩洛哥人死戰不退,但是沒有什麼用處,儘管他們有三萬大軍。
但武器裝備的代差,已經無法用人數彌補了。
第九團順利攻陷塞塔特,兵鋒已經開始逼近馬拉喀什。
澤丹嚇壞了,還以為國防軍和馬蒙聯合到了一起。
他當然不甘心滅亡,急忙派人和奧斯曼帝國取得聯絡,希望得到支援。
從上個世紀開始,奧斯曼帝國就進入了衰退期。
歐洲各國經過大航海的發展,開拓了新航路,導致奧斯曼帝國無法在東西方貿易中謀利。
同時中東和北非各個地方勢力的抵抗,也讓奧斯曼帝國焦頭爛額。
作為一個靠著征戰而建立起來的帝國,一旦在戰場上無法取得勝利,奧斯曼帝國自然開始出現各種危機。
如今的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四世就為此憂心忡忡,思考著該如何破局。
如果沒有帝國的出現,再過二十多年,奧斯曼帝國將會發動征討歐洲的維也納之戰,然而被打的頭破血流,從此以後再也無法和歐洲諸國爭雄。
但是現在,澤丹的求援讓他看到了另一個希望。
相比起明顯強盛起來的歐洲,北非這個軟柿子似乎更好拿捏。
如今的世界各個地區,奧斯曼帝國是跟帝國接觸最少的,也對帝國最不瞭解。
於是就成為了奧斯曼帝國眼中的軟柿子。
穆罕默德四世立刻給駐守在阿爾及利亞的提馬爾伊蒂哈德·莫伊塞斯下令,讓他出兵援助澤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