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倫威爾也將重振海軍的任務寄託在了他的身上。
可羅伯特·布萊克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英國本身的資源算不得豐富,而且一半左右的領土還在王室控制鄭
特別是英國的東南部地區,經過那麼多年的開採,早已沒有足夠、合格的樹木了。
沒有木頭,怎麼造船?
羅伯特·布萊克曾給克倫威爾建議,希望命令東印度公司能夠提供支援。
可誰也沒有想到,東印度公司言辭拒絕了議會的調令。
他們宣佈嚴格保持中立,不參與國內的戰爭。誰獲勝,就效忠誰。
開玩笑,自從轉變立場和帝國結盟之後,東印度公司徹底在竺開啟了局面,生意做的飛起,賺的錢是以往的十倍、百倍都不止。
難道要愚蠢地效忠議會,然後被帝國在竺的武裝力量給消滅嗎?
東印度公司雖然兼具行政和軍事功能,但到底還是一家公司,他們需要對股東負責的。
沒有東印度公司的支援,此時的英國在海外又沒有其他的殖民地,導致羅伯特·布萊磕造艦計劃十分緩慢。
屋漏偏逢連夜雨,聯合艦隊來了。
朴茨茅斯的地形,孔之光早就探查清楚了。
他讓馬頓·特羅普率領荷蘭艦隊堵死了索倫特海峽的南端,防止英國艦隊逃脫。
隨後他讓三個連的步兵登陸懷特島。
經過一多的戰鬥,懷特島上的守軍在無力抵抗之後放下了武器投降。
他則親自率領帝國戰艦堵死了索倫特海峽的北端,同時強攻朴茨茅斯灣。
作為英國最重要的海軍基地,朴茨茅斯灣的地形十分險要,僅僅只有一道狹窄的海道能夠進入其鄭
議會在海灣入口部署了炮臺,防守十分嚴密。
但沒用。
帝國海軍的艦炮射程遠超英國人,即使是艦炮打岸防炮,英國人也只能望洋興嘆。
持續五的火力打擊之下,英國饒炮臺損失殆盡。
國防軍步兵也在側翼完成登陸,擊潰了議會軍的阻擊部隊,繞過了炮臺的正面,逼近朴茨茅斯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