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帝國擁有左夢庚不同,俄國的東擴其實有些霧裡看花。
俄國之所以選擇東擴,原因有三;
其一,俄國在歐洲部分受到了強烈阻撓,以至於沒有太好的出海口以及航道,嚴重影響了貿易。
因此俄國高層迫切希望尋找新的出海口。
他們一開始的目標是向北。
結果一路開拓到北極後,才發現這裡冰天雪地,根本無法行船。
向南又有奧斯曼土耳其橫亙於前,扼守住了黑海的出海口。
雖然俄國同奧斯曼土耳其打了數百年的戰爭,雖然勝多負少,但始終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因此此路不通。
迫於無奈,俄國只好向東尋找出海口。
結果這一東進,赫然發現,東方這大大小小的汗國全都孱弱的不得了,根本擋不住他們的腳步。
於是俄國人一發不可收拾,在短短的一個多世紀內竟然拓地萬里。
其二,源自於俄國人天生對於土地無休無止的索取。
俄國所處的環境過於酷寒,嚴重限制了生活和生產。因此俄國人迫切希望能夠擁有更多的土地、更好的土地。
正是因為這種精神,才驅使著俄國人甘冒風險,踏上了萬里征途。
其三,就是皮毛稅收的利益。
因為天氣寒冷,所以俄國國內對於皮毛的需求量很大,也導致相關行業非常興盛。
有錢賺,就有了驅動力,讓更多的人願意前往深山老林,捕獲動物皮毛來賺錢。
毫無疑問,一路向東,才能做到這一點。
可無論如何,俄國在東擴的過程中,其實對於帝國是不太清楚的。
雖然他們已經陸續和準噶爾部、喀爾喀蒙古等勢力建立了聯絡,但對於帝國依舊陌生的很。
相反,帝國上下在左夢庚的言傳身教之下,對俄國早就警惕萬分。
這也就導致當雙方不期然相遇的時候,俄國人吃了大虧。
荒原上,俄國的探險者還在享受難得的休憩,但國防軍已經悄悄地展開了對他們的獵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