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消滅對方,徹底取得東瀛的掌控權,雙方可謂是使出了渾身解數。
本來在力量對比方面,德川幕府佔據著絕對的優勢。
最多的人口,最富饒的土地,最豐富的資源,都是德川幕府力壓群雄的根本。
但外樣大名受到了帝國明裡暗裡很多照顧,有效地彌補了短板。
特別是在水軍方面,薩摩藩冠絕東瀛。
在薩摩水軍的不停襲擾之下,德川幕府的統治區域內完全不得安生,根本無法好好生產,給前線的作戰提供幫助。
隨著戰事的不斷升級,雙方已經沒有多餘的精力再去顧及其他。
為了打贏戰爭,橫徵暴斂成為了雙方的唯一選擇。
在這種情況下,受苦受難的自然只有普通的東瀛百姓。
九州島上的東瀛百姓一開始還能逃進島原的地盤,受到島原的庇護,重新安定生活。但是後來薩摩等藩加強了邊界的控制,對所有敢潛逃的百姓施加酷刑和嚴懲,也將百姓們的希望徹底斷絕了。
可以說,在九州島上,除了島原的領域外,其他地方都已經跟地獄一般了。
德川幕府的領地內也不遑多讓。
就在剛剛過去的夏天,江戶發生了強烈的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
不但如此,德川幕府的很多作坊都集中在這裡,也都在地震中毀於一旦。
沒有了這些作坊,前線的幕府軍隊連武器都湊不全了。
結果被外樣大名抓住機會,持續猛攻,一直打到了靜岡,江戶已經遙遙在望。
幸好伊達秀宗力挽狂瀾,在北線的長野擊敗了加藤忠廣,並且將戰線推進到了富山一帶。
外樣大名怕深入的大軍被包抄,不得不退回名古屋。
雙方之間打的精疲力竭、傷痕累累,全都需要停下來喘口氣,重新積蓄力量。
然而他們積蓄力量的做法,必然是對東瀛百姓的進一步傷害。
終於,忍受到了極點的東瀛百姓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