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條路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經有漢人走過,並且留下了詳細的記錄。
現在帝國的商業觸角又早早地深入這裡,進一步做了完善。
那就是當年張騫鑿空西域返程時走過的路線。
從吐魯番南下翻越戈壁,可以在羅布泊獲取補給,再順著塔里木河轉車爾臣河,就可以繞過大沙漠,實現千里轉戰。
同時這麼做還可以去切斷準噶爾部和高原的聯絡,令高原上的蒙古人變成孤軍。
南亞安定下來,國防軍迅速調整部署,開始將目標對準高原。
川西這邊,第十師已經足足準備了一年多。
全軍將士吃了許多的苦,但也真正地適應了高原氣候。
他們這一路將會是最辛苦的,也是高原防禦的重點。
儘管路途艱險,但也只能一點一點打過去。
好在國防軍強大的武力面前,高原的抵抗並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
第一師也從天竺撤了回來,集中到了丁蘇吉亞。
他們將會在這裡完成休整和補充,同時進行針對性訓練,然後逆著賈木納河河谷穿越喜馬拉雅山,突然出現在高原。
對此,高原上一點風聲都沒有得到。
相信第一師的出現,會給高原一個天大的驚喜。
除此之外,征服天竺的另一個好處出現了。
喜馬拉雅山脈南側尚處於分裂狀態的馬拉王朝三國為了彼此戰勝對方,都對帝國丟擲了橄欖枝。
當得知從這邊也有道路可以穿越喜馬拉雅山進軍高原,左榮當機立斷,派遣第十四師從這個方向進軍。
就算高原的環境再惡劣,就算高原的抵抗再激烈,面對這樣的三路齊出,沒有人相信高原還能守住。
更不要說,左夢庚還有一手準備。
漠北的喇嘛們歸順之後,已經啟程前往濟南覲見。
這些本就從高原出來的和尚,完全可以幫到帝國完成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