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們高興的太早了。
國防軍早早預謀,怎能輕易放過他們?
西方的地平線上紅旗招展,早已下馬的龍騎兵陣列井然。火槍如林,大炮橫陳。
跑過來的喀爾喀蒙古人頭皮發麻,還離著很遠,就已經心生怯意。
他們在龍源城下被國防軍的火槍和火炮打的頭破血流,至今記憶深刻。
此時看到國防軍的火器方陣,根本生不出衝鋒的念頭。
也沒有誰指揮,也沒有誰領頭,喀爾喀蒙古騎兵十分自然地就調了頭,朝著北方跑去。
既然東面、南面、西面都有國防軍,往北跑不是應該的嗎?
被裹挾在佇列中,豪格簡直要瘋了。
“不能往北走,北面是大山,進去就死定了!”
蒙古人最大的優勢就是騎兵,可以在遼闊的草原上肆意賓士。可一旦進了山,戰馬沒有了用處,只有被國防軍步兵慢慢蠶食乾淨的下場。
但沒有人聽從他的呼喚。
紛亂轟鳴的馬蹄聲代表了蒙古人崩潰的心情,他們已經失去了基本的冷靜。
而且豪格這個外人在此時,更加不值得信任。
“主子,沒用了,管不了那麼多了,咱們得逃出去。”
唯獨範紀還盡心盡力,一直陪在他的左右,還關心他的安危。
豪格勒馬,放眼看去,整片大地上喀爾喀蒙古人的敗兵比被驅趕的牛羊還不如,當真是欲哭無淚。
“逃出去?還能去哪兒?完啦,全完啦!”
事到如今,豪格也絕望了。
他比任何人都明白,既然在最後的喀爾喀蒙古都站不住腳,天下雖大,但再也沒有他們的立足之地了。
一想到遙遠的遼東已經回不去了,喀爾喀蒙古敗局已定,豪格的心就失去了活力。
“主子,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劉邦為了霸業,連妻子和孩子都能捨棄;劉備形單影隻,顛沛流離數十年,還不如成就一代英主?主子千萬不可灰心,船到橋頭自然直。”
奈何豪格不是劉邦,也不是劉備。
身為黃臺吉的長子,其實他從一出生開始就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
即便在戰場上功勳卓著,但大多數都時候打的也是順風仗。
說穿了,豪格並沒有擔當大任、挽狂瀾於既倒的能力。否則的話,爭奪皇位的時候他也不會那麼輕易地就出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