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河是天津重要的用水來源,不宜為黃河侵佔,還是另選入海口吧。”
左夢庚同意了鍾三林的意見。
在可以預知的未來,天津的人口數量一定會迎來爆發式的增長。
而保證這裡百姓的生活將會是重中之重。
作為流經整座城市的衛河,肯定要擔負著城市用水的重任。一旦被黃河侵佔,滾滾泥沙之下,還怎麼用?
不過想到這個問題,左夢庚還有所疑問。
“引黃入冀,有補充華北缺水的意義。你們打算如何解決黃河水泥沙過大的問題?”
黃河雖然水量豐富,可不解決泥沙問題,就沒有辦法使用。
薛鳳祚並沒有被問倒。
他在新河道附近接連畫了許多圈。
“我們打算沿著新河道兩岸建設若干個沉澱式水庫,用來儲水和淨化。待黃河水在這些水庫變得清澈之後,再選擇合適的時機,分別注入白洋淀、三角澱、得勝澱、大陸澤等處,不會對這裡的環境造成影響。”
陳止連忙追問道:“何為沉澱式水庫?”
“黃河水因為不停流動,所以才能裹挾著泥沙。而一旦水流靜止,泥沙便會慢慢沉澱。相比起河流,水庫屬於密封環境,沒有流速,是進行河水淨化的好辦法。經過淨化的黃河水,水質和其他河水一般無二,補充進各地水澤,就沒有危害問題了。”
這樣的大事,中樞十分謹慎。
“泥沙全都堆積在水庫中,日復一日,豈不是又會漸漸抬高?”
薛鳳祚呵呵一笑。
“因為是人工水庫,我們可以建造閘門來控制進水和出水。每隔一段時間,將水庫裡的水排淨之後,可以進行挖掘作業。挖出來的泥沙,還可以用在其他方面。”
眾人嘖嘖讚歎,對水利部詳細而妥善的計劃不得不豎起大拇指。
說起黃河的泥沙,世人一般都認為只有害處。
但實際上這種泥沙飽含營養元素,挖掘出來進行土地培育,非常利於作物的生長。
在黃河中,挖掘泥沙十分困難。但封閉的水庫,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可以說,水利部的黃河改道計劃,綜合考量了華北的水源補充、生態影響、沿途改動等多項問題。
一旦成功,將會惠及淮、魯、豫、冀等廣大地區。
主管民政的曹文衡問了涉及自身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