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近十萬蘇格蘭軍隊開始從四面八方彙集到了愛丁堡,接受查理二世的指揮。
目前最大的難題,自然就是武器了。
儘管各大作坊已經拼盡全力投入生產,但是要想滿足十萬軍隊的需求,肯定是無法做到的。
“我們可以提供一批武器,但鑑於士兵們良莠不齊,我們建議最好選拔出一批精銳來,以便在戰場上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
帝國海軍的戰艦上就有一批富裕的武器,本來是給海軍備用的。但大敵當前,廖中堅等人也不想藏著掖著。
聽說帝國願意提供武器,查理二世等人大喜過望,連忙按照建議開始了選拔。
最終,一批驍勇善戰的勇敢士兵被挑選了出來,組成了蘇格蘭近衛第一團,由馬特·安東尼斯擔任上校團長。
帝國海軍迅速將武器分發下去,然後由帝國的軍人擔任教官,對他們進行基礎培訓。
處於臨戰狀態,徹底改變蘇格蘭軍隊的作戰方式是不現實的。因此帝國海軍教給他們的,僅僅只是新武器的使用方法。
魯普雷斯特也釋出了召集令,迅速團結了一大批王室的忠心分子。
他將這些人組織起來,也形成了一支三萬人的隊伍。
“如果被議會軍越過邊境線,那麼他們將有三條道路可以選擇。其中鄧弗里斯、,莫弗特都可以通往格拉斯哥,而加拉希爾斯附近是大片的平原可以通往愛丁堡。因此我們建議,盟軍最好前出,進入英格蘭境內,禦敵於國門之外。充分利用諾森伯蘭地區複雜的地形,才有獲勝的希望。”
帝國使團開始充當盟軍的參謀團,進行各種戰術指導。
蘇格蘭的東南部地區雖然也有一些山地和丘陵,但道路四通八達,要想完全堵住議會軍就必須進行分兵。
可一旦分兵的話,以盟軍良莠不齊的戰鬥素養,很可能會被議會軍各個擊破,而很難以互相支援。
相反在英格蘭和蘇格蘭交界處的諾森伯蘭地區,道路崎嶇複雜,山地連綿不絕,可以成為阻擊議會軍的最佳戰場。
魯普雷希特也是名將,對於這個想法讚賞不已。
“我同意這個作戰計劃。”
查理二世比較關心一個問題。
“假如議會的海軍偷襲愛丁堡該怎麼辦?”
戰爭進行到現在,在陸地上其實王黨軍隊和議會軍隊各有勝負。唯獨在海上,議會海軍佔據著絕對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