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儘快結束內戰,我們必須儘快出兵了。國王和蘇格蘭投降,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費爾法克斯雖然是溫和派,不主張推翻查理一世的國王地位,但也明白克倫威爾說的沒錯。
“我會率領軍隊向蘇格蘭進軍,但關鍵還要看海軍。”
他的話,每一個人都明白。
中荷是從海上來的,能否阻止中荷支援查理一世的關鍵自然也在海上。
“光憑布萊克上將手中的力量恐怕難以成功,需要命令蒙克公爵協助。”
喬治·蒙克是議會軍中的海軍傑出將領,為了徹底阻止外國勢力干涉英國內戰,克倫威爾並不打算留手,一口氣派出了兩員最厲害的將領。
議會內部平時有著各種爭端,但是在這樣的大事面前只能擱置下來。
隨即命令下達,喬治·蒙克率領另一部分海軍從倫敦出發,和羅伯特·布萊爾一起搜尋中荷艦隊的身影。
可說到底,這個時代的資訊傳遞實在是太慢了。
英國海軍做出應對的時候,中荷艦隊已經接近了蘇格蘭的外圍。
羅伯特·布萊爾接到情報,頭皮發麻,趕緊命令艦隊貼著英倫海岸抄近路,完全不顧疲憊。
此時的愛丁堡,查理一世還在保持最後的驕傲,面對著誓約派的逼迫十分強硬。
“作為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共同國王,我的權力來自於上帝賦予,沒有人可以凌駕於我之上。長老會制度破壞了國教的根基,這是對王權的褻瀆。”
在查理一世退到蘇格蘭後,在這邊影響力巨大的誓約派看到了機會。
他們打算趁著查理一世虛弱的良機,逼迫其做出承諾,在英國國教內部作出改革,實行誓約派的長老會制度,以藉此篡奪更大的權力。
查理一世對他們的想法一清二楚,偏偏對自己的處境毫無認知。明明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他居然還保持強硬。
誓約派的掌權者們面色開始陰沉,漸漸失去了耐心。
查理一世不知道的是,在他來到蘇格蘭之前,誓約派就已經和英國議會方面暗通款曲。
誓約派和議會中的長老派有著共同的語言和利益,他們打算從內戰中攫取最大的利益。
兩邊聯合起來,逼迫國王承認長老制度的合法性,然後再借此壓制獨立派和平等派,最終完成對整個英國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