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如何,將來的煌煌史書當中,都將會深刻地留下他們的名字。
可左夢庚說的對,如何統一全國,必須要好好思量。做好萬全準備,絕不允許出現差錯。
「按照總參謀部的推演,大明還能堅持多久?」
黃道周發聲詢問。
「按照我們的評估,最多還有兩到三年,大明必亡。」
柳一元給出了相對確鑿的答桉,更加讓大家感受到時不我待。
對於統一天下這種事情來說,兩到三年的時光絕非漫長,反而如同白駒過隙。此時不做好準備,很可能會錯失良機。
眾目睽睽之下,左夢庚站起身來,一邊來回踱步、一邊朗聲暢談。
「夏國發展到現在,實力如何,大家的心裡都有數。政治上,咱們這裡上下清明、萬眾一心,治理的井井有條;經濟上,各種產業蓬勃發展,國家收入屢屢攀升,絕對沒有錙銖之困;軍事上,咱們夏軍戰無不勝,橫掃八方六合;民心上,百姓們安居樂業,日子一日比一日紅火。有這四個條件,統一天下已經水到渠成。接下來的時間,就是我們籌備積累的階段。」
他的論調,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援。
侯恂想到了一個戰略上的問題。
「我們是否搶先出兵、攻破京師,搶奪大義?」
京師近在眼前。
雖然大明在和夏國交界處部署了重兵,而且日夜警惕。但是對於夏國來說,想要攻破這道防線,和捅破一張紙沒有什麼區別。
德州距離京師不過幾百里,而且一馬平川。只要發動,旦夕
可下。
侯恂的提議都沒用左夢庚開口,其他人紛紛反對。
「絕對不可!」
黃宗羲雖然主抓軍政,但是在軍略方面也目光敏銳。
「大明正是因為持有正統,因此才成為了眾失之地。雖然咱們夏國實力遠比大明要強,可是一旦過早取代大明,那麼就需要同時面對流寇、滿清,還有天下各地的反抗勢力。即使最終咱們能夠將這些敵人一一消滅,可也費時費力,損耗極大。」
軍方眾人紛紛出聲支援,都不建議過早攻破京師、消滅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