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自成已經顧不上這個了。
更大的危機降臨在他的頭上。
多鐸率領的另一路清軍突然出現,徹底擋住了李自成的東進之路。
後有追兵,前有堵截,李自成完全失去了輾轉騰挪的空間。
四月的第一天,李自成被清軍團團包圍在了鵝籠鎮。
麻城就在幾十裡外,大別山也依稀可見。
可是他這一生再也走不過去了。
多鐸為何會出現在這裡呢?
還是跟帝國有關。
攻破潼關之後,多鐸秉承多爾袞的命令,回軍進入河南,開始一路橫掃。
同時多爾袞還給了多鐸一道密令。
讓多鐸尋找時機,查詢帝國的弱點,隨時準備動手。
顯然在多爾袞看來,李自成的覆滅已經成為定局。接下來滿清的對手,將會變成帝國。
本著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的道理,多爾袞開始了謀劃。
河南大地經過十多年的戰爭,早已一片凋敝。多鐸進軍之後,沒有遇到任何阻礙,推進速度可謂一日千里。
他將目標定在了鳳陽。
這裡是兩淮地區最靠近帝國邊境線的重鎮,而且從這裡往東一路都是平原,很利於騎兵機動。
多鐸決定攻佔鳳陽,然後尋找時機,看看能否突襲淮安或者是揚州。
他的到來,讓大明鳳陽巡撫路振飛陷入了絕境。
這位在史可法之後接任鳳陽巡撫的名臣,面對時局倍感無力。
這還不是歷史上的南明,起碼還可以從南方得到一定的支援。
現在的鳳陽,前面有清軍虎視眈眈,後面就是帝國的兩淮軍區,已然成為了夾心餅乾。
路振飛別無選擇。
他可不想淪為異族奴隸,於是乾脆向帝國請降。
而這一次,帝國不再置身事外。
黃三虎一聲令下,簡宗安率領第六師、還有兩個治安師立刻前出,接管了鳳陽的防務。
這一下就將帝國的邊境線內凹的部分給抹平了,也逼著多鐸不得不停下了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