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夢庚對帝國的封賞制度進行了簡化和統一。
取消了文武官員的名號、章服、散秩、諡號等一系列亂七八糟的名頭,統一納入了勳爵當中。
也就是說,在帝國一切封賞,均以爵位為唯一標準。
為了避免文官評估不如武將那麼明確,還特別做了詳細說明。
評選的辦法千頭萬緒,但是門檻卻一目瞭然。
總而言之,科工教研領域,非國士不能封王;文官領域,非部閣大臣不可封國公及以上;武將領域,非叢集司令以上不能封王。
這些只是門檻,升到了這個品級能不能封王,還要看具體的功勞有多大。
不過整個冊封大典下來,還算是人人滿意。
建國儀式整體而言雖然隆重,但並不複雜,尤其是沒有太多浩大的工程進行投入。
立法會、內閣、統帥部等主要建築全都是在近些年完工的,足夠使用,沒有擴建的必要。
就連首都都是一座嶄新的城市,還沒有超出負荷。
當左夢庚這個皇帝居住的皇宮都不用進行擴建時,工程耗費方面也就節省了下來。
而且原本的各級職能機構已經十分完善,就連名頭都不需要進行更改。
從普通百姓的角度體驗就是,除了參加一場開國盛典,就再沒有什麼異常了。
】
該怎麼生活,還是怎麼生活。
就是夏國成為了歷史名詞,從今以後每一個百姓都是中華之民。
“陛下為何沒有對公主和皇子進行冊封?”
侯恂代表官員們,向左夢庚提出了疑問。
“孩子們還小,也不知道將來成就如何。過早冊封,不利於對他們的鞭策。”
左夢庚給出了這樣的回答,只能讓眾人佩服不已。
從前的那些王朝對於皇室的封賞,從來都怕不夠豐厚。除了物質之外,各種名號非常氾濫。
左夢庚卻慎之又慎,反而不如對功臣那麼大方。
瞭解了他的意圖,官員們也就放心了。
“陛下稱帝的訊息,滿清那邊定然得知。就怕引起戒備,不利於日後的行動。”
柳一元從軍事角度為左夢庚查遺補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