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流寇生涯,讓李自成臨機決斷非常堅決。
既然決定了要撤軍,那就動作飛速。
當走到永平范家莊的時候,李自成一聲令下,吳襄就被砍了腦袋。
這個在明末風雲中擁有一時之地的傢伙,最終因為兒子的野心而喪了命。
這還不算,當李自成回到京師之後,又將吳家三十四口全部斬殺。
也是因為這個,吳三桂和李自成徹底結成了死仇,不死不休的那種。
從此以後吳三桂追殺起李自成來格外賣力,也是李自成覆滅的罪魁禍首。
諷刺的是,就在吳家血流成河的時候,吳三桂卻迎來了人生巔峰。
就在山海關下,多爾袞代表順治,冊封吳三桂為平西王。
以異姓封王,吳三桂立刻成為了天下焦點。
不過清軍並沒有順勢對順軍展開追擊,而是在山海關停留了一段時間。
原因也很簡單。
山海關乃是溝通關內和遼東的必經之路,自然也是清軍的唯一退路。
多爾袞未慮勝、先慮敗,在沒有鞏固好後路的情況下,絕對是不會進軍的。
他一邊在山海關建立鞏固的關防,一邊給沉陽去信,讓滿清高層開始打點行裝、準備入住中原。
他在開啟局面的同時,豪格也沒有閒著。
在後方主持大局的豪格,先是向旅順方向派遣了五千兵馬,以防旅順的夏軍趁機北上。
同時又給四平方向安排了得力干將,預防夏軍從黑龍江流域衝下來。
做完了這些,豪格親自率領滿清高層,護送著順治和孝莊皇后開始朝著京師進發。
四月二十六,李自成狼狽逃回了京師。
與此同時,風言風語也在京師內甚囂塵上。
許多人都知道了順軍在山海關下打了大敗仗。
那些在順軍拷打之下生不如死的官員、太監、勳貴全都激動不已,向著東方翹首以盼。
哪怕即將來到的乃是滿清,是曾經大明最大的敵人。可是這些人為了活命,已經顧不得那麼多了。
“速速拆除關廂民房和羊馬牆。”
剛剛穩定下來,李自成就下了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