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鳳祚瘋狂的計劃,左夢庚沒有當場否決。
他甚至覺得,可以搞一搞。
薛鳳祚有一句話打動了他。
“殿下,現如今陝西、山西和河南人口大量減少,如果要搞這樣的工程,難度前所未有的小。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機,未來還能施行嗎?”
左夢庚很清楚,錯過了明末這個時間段,要想疏理黃河河道,絕無可能。
明末這段時間,因為頻繁的戰爭、天災和人禍,導致中原大地變成了荒野。
千里無人煙,鄉野無雞鳴。
有點時候,走上幾百裡地,都看不到一戶人家。
野外乾乾淨淨的,甚至連白骨都看不到。
白骨也會變成野獸們的食物。
這就是如今的河南。
說起來全都是血淚,全都是無辜蒼生的噩夢。
可對於疏理黃河河道而言,卻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人少,就意味著工程牽動到的利害關係變少。
最起碼人口的遷移上,將會節省許多力氣和成本。
特別是洛陽、開封等大城市就在黃河邊上,太平時節想要將這裡的人口遷走、以便於工程施展,純粹是痴人說夢。
不要說夏國沒有這個能力,任何時代都做不到。
畢竟開挖新的河道,也是要佔用土地的。
但明末這個時期就可以。
因為人死的太多,許多地區都是無主之地,也不用擔心破壞原有的生產環境。
尤其是河南作為中原糧倉,太平時節消耗耕地弄這種工程,絕對是亡國之舉。
左夢庚深深明白,如果不趁著這個時候解決黃河地上河的問題,那麼從今以後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中原大地還是要在地上河的威脅下,膽戰心驚地存續。
而且能夠動工的時間,前前後後不過只有五十年的空窗期。
五十年後,天下太平,人口必然會迅速膨脹。
到了那個時候,想動也動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