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疆拓土,帝王之願也。然而千百年來,強如皇漢、興如盛唐,也難逃國衰民退之局。夏王殿下切莫要陷入迷途。”
說來說去,他的所思所想還是困於儒家之道。
左夢庚哈哈大笑。
“玉嵛公,可知我夏國早已拓地千里、產糧無數?這才是我夏國能夠國泰民安的根本原因。”
黃士俊瞠目結舌,有些不敢相信。
“如今天下格局歷歷在目,老夫雖然愚鈍,卻也時時關注。實不知夏國拓地千里,所言何出?”
左夢庚對於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自得。
“夏國與大明不同,眼光從未侷限於中原之地。時至今日,夏國已在遼東極北之地建立行省。此地比滿清所據之遼沉更遠,但是沃野千里、土地肥沃。除了一些未開化的土著之外,實乃無主之地。現如今這些土地都在我夏國手中,更是遷徙的百姓過去,用心開墾。就在年前,那邊傳來彙報,已然迎來豐收。”
左夢庚就像一個炫耀玩具的孩子,令人拿來地圖,展示給黃士俊看。
待看到吉林省之所在,黃士俊什麼都明白了,不禁頓足哀嘆。
“唉,當年太祖皇帝封鎖海疆,片板不許下海,方有今日之惡也。”
他是有大智慧的人,一下子就看到了大明的問題所在。
正是從朱元章開始的閉關鎖國之策,才讓大明失去了對外開拓進取的時機。
不過他還是有一些事情參悟不透。
“據聞極北之地天寒地凍,奇冷無比。這都蠻荒之地,也能種植糧食嗎?”
左夢庚詳加解釋。
“極北之地一年當中大半時間確實寒冷無比,但是卻也有數月時間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加上這種地方素來沒有經過開墾,土地肥沃無比。只要稍加培護,其中所產遠勝中原。根據那邊的彙報,今年一畝地產出小麥,大約有一石半左右。”
他用了大明的計量單位,卻讓黃士俊有些湖塗。
“這個產出,似乎並未比中原高出多少啊。”
左夢庚笑吟吟的。
“那玉嵛公可知,極北之地每人耕田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