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們騎兵師有點四不像。雖然說可以發動叢集衝鋒,但是卻沒有足夠的固定配合,而且在兵種上也過於單一。叢集衝鋒明明是重騎兵的事,但我們的打法又像是輕騎兵。再一個,重騎兵叢集衝鋒,兩翼是需要輕騎兵掩護的,我們也沒有相關的配置。”
左夢庚沒有實際到過戰場,不知道作戰的情形。
“可你們打贏了八旗騎兵。”
在他想來,滿清八旗乃是當世最強大的騎兵。
騎兵師既然能夠戰而勝之,那不是更加優秀嗎?
關於這一點,不要說王思儀,左世都有看法。
“這一次的八旗騎兵同樣只是輕騎兵,倘若八旗的重騎也出現在戰場上,我們絕對扛不住。”
雙方都是輕騎兵,都不肯叢集衝鋒。於是就在戰場上不停的遊動穿插,結果騎兵師憑藉更加優秀的組織能力佔據了上風。
但是幾位將領事後討論都一致認為,倘若碰上八旗的重騎,騎兵師只有逃之夭夭一條路。
這些都是當事人的感受,左夢庚無比重視。
他開始回憶看過的一些軍事著作。
對於近現代騎兵的應用,說實話他並沒有什麼經驗。
畢竟未來的世界就連鋼鐵洪流都有些落伍,全都是資訊化、電子戰、無人武器的天下。
對於騎兵作戰,他的很多印象都來自於影視劇。
但他知道,影視劇裡表現的內容完全不符合戰場實際。
能夠給他提供參考的,就只有歐洲近現代的關於騎兵的軍事著作。
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騎兵仍舊是戰場上的王者。
而重騎兵的叢集衝鋒,也是大戰役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注意,這裡說的是大戰役。
各兵種齊全、互相配合的戰爭場面。
這種地方才是重騎兵發揮的場所。
重騎兵排山倒海的衝鋒,帶有無與倫比的摧毀能力,是攻破敵軍防線、平推敵軍陣型的利器。
但重騎兵絕對不可以單獨使用。
因為重騎兵太過於笨重,必須要得到妥善的掩護,配合步兵方陣,左右兩翼得到輕騎兵的掩護。如此一來,重騎兵才能無往不利。
相反,如果重騎兵落了單,那麼將會變成輕騎兵的玩物。
法軍的胸甲騎兵團和哥薩克之間就是這樣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