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來報,黃臺吉兵臨城下,關寧軍一時片刻無法啟程,如之奈何?”
現在大明手中的三股軍事集團,除了盧象升之外,其餘的全都被牽扯住了。
崇禎倍感壓抑,嘗試著問道:“盧愛卿,不知可否奪回通州、打通漕運?”
盧象升好懸當場吐血。
“陛下,雖然如今局勢艱險,但萬萬不可自亂陣腳。臣之兵馬已是最後之屏障,倘若再有意外,則大勢去矣。”
盧象升和崇禎相處的時間並不長,對於這位帝王的秉性時至今日才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簡直是異想天開的典範。
都什麼時候了,能不能保住京師都尚未可知呢,居然還想要反攻通州。
不知己、不知彼,有這樣一位帝王,難怪大明的局勢日薄西山,不停滑落了。
被盧象升頂了一下,崇禎的臉上火辣辣的,乾脆宣佈退朝。
如今的大明文武,湊在一起是商議不出什麼東西的。一聽到退朝,便果真退潮一般去了。
大殿內外,只剩下楊嗣昌和盧象升,兩個人並肩向外走去。
看著四周無人,楊嗣昌向盧象升透露了一個驚人的訊息。
“陛下已經派人前往遼東,準備同黃臺吉議和了。”
盧象升大吃一驚。
“如今強敵兵臨城下,風雨飄搖。此時議和,絕非妥善之道啊。”
楊嗣昌痛苦的閉上雙眼。
“聖意已決,如之奈何?陛下這是逼著咱們,在沙場上拿出辦法來啊!”
得到崇禎的信任,主持朝政以後,楊嗣昌才赫然發現,伺候這位皇帝究竟是多麼的痛苦。
明明局勢如此艱辛,他已經在努力維持了。可這位帝王卻總覺得不夠,總是逼著他鋌而走險。
這一次亦是如此。
在盧象升趕到京師之前,崇禎已經多次向他詢問退敵之策。
楊嗣昌百般勸戒,請求調動洪承疇所部北上。但是在崇禎的心目中,已經將夏國當成了生死大敵,所以堅決不同意。
楊嗣昌坦言,倘若沒有洪承疇參戰,以大明現如今手頭所有兵力,是絕對無法擊敗清軍的。
他都說的這麼明白了,可崇禎完全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