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國的宣戰,讓東瀛地動山搖、人心惶惶。
畢竟就在一年多前,東瀛剛剛慘敗於夏國之手。
夏國的強大,讓東瀛人刻骨銘心。
接下來的命運如何,每一個東瀛人都充滿了擔心。
德川家光反而比較冷靜。
身為一名梟雄,事已至此,除了妥善應對,他也不再抱有任何幻想。
哪怕酒井忠勝回來時,帶了很不好的訊息。
那些西部大名,沒有一個人遵從幕府的命令、前來江戶上洛覲見,而是紛紛尋找託詞,作壁上觀。
很顯然,這些都是首鼠兩端之輩。
既希望夏國能夠重創幕府,讓他們擺脫束縛,東山再起;又不希望跟著幕府殃及池魚,遭到夏國的打擊。
“他們已經忘記了自己的身份,背棄了國家和民族。待應付了夏國的進攻,等待他們的必將是最嚴厲的懲罰。”
當著幕府上下的面,德川家光給那些大名判了死刑。
這個做法讓許多人非常滿意,已經開始謀劃怎麼從中撈取好處。
那些西部大名一旦被消滅,空餘出來的富庶土地究竟該如何分配,必然讓大家分外眼紅。
“傳令下去,召集兵馬。武器、糧草必須妥善籌措,嚴令各地守好關卡,絕不能給夏國可乘之機。”
即便西部大名袖手旁觀,德川家光依舊信心十足。
因為除了外樣大名,還有親藩大名和譜代大名牢牢地站在幕府這一邊。
光是這些大名,就能派遣出足夠的兵馬助戰。
德川家光唯一憂慮的,就是東瀛的海上力量嚴重不足,難以限制夏國海軍的遊動。
東瀛身為島國,處處都是破綻,就怕被夏國海軍找到機會。
一點破,滿盤皆輸。
“將軍,是否讓總大將撤回來?”
土井利勝是一位十分盡職盡責的軍師,他想到了德川家光忽略的地方。
松平信綱被幕府派遣,前往九州島剿滅島原起義。
而在松平信綱的身邊,全都是西部大名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