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德川家康一樣,德川家光也有一個足以敞開心扉的謀士。
這個人就住在昌平黌。
當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又找不到合適的人商議時,德川家光便會想到此人。
這個人就是林羅山。
德川家康信賴的謀士是和尚以心崇傳,而林羅山則是一名儒家。
當然了,林羅山曾經也做過和尚。
在東瀛,沒有做過和尚的儒家,不是一個好的謀士。
正是在林羅山的幫助下,德川家光完善了《武家諸法度》,進一步鞏固了德川幕府的統治。
當風波出現、人心詭譎的時候,要說有一個人能夠幫助德川家光辨別方向的話,那麼一定是林羅山。
“風不會無緣無故的出現,尤其是邪風,必然伴隨著不可告人的目的。可風終究是風,再大的風也動搖不了蒼天大樹的根基。風終有過去的一天,而蒼天大樹依舊是蒼天大樹。”
德川家光細細思量。
“您的意思是,這股邪風不會變成危害?”
林羅山搖搖頭。
“還記得大奧小的時候很喜歡放風箏,要怎麼樣才能將風箏放得更高呢?”
德川家光微微一笑,頗有心得。
“要放線。讓風箏藉助風勢,才能飛得更高。”
林羅山拂鬚微笑。
“相信大奧已經悟了。”
德川家光略微錯愕,隨即腦海中閃過一抹明亮,滿臉的烏雲就此散開。
“多謝您的教誨。”
從昌平黌返回住所的路上,各藩大名的意見開始陸續傳遞到德川家光的手中。
得知朝鮮鉅變,許多大名都躍躍欲試,極力勸說德川家光就此出兵,完成佔領大陸的偉業。
德川家光安坐於轎內,一份一份的檢視著各藩大名的言辭。
鼓動出兵的不單單有外樣大名,就連譜系大名當中,都有許多人極力言戰。
當他返回住所時,最重要的一份奏請送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