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這些年,他早已喜歡上了夏國的工作環境,並且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所長。
身為技術人員,又在軍中,使得他避免了官場上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過得十分舒服。
強烈的熱愛讓他迸發出了無與倫比的主觀能動性,將海軍武器研究所管理的井井有條,為海軍的征戰付出了汗馬功勞。
現在關於火炮的問題,已經全部總結出來了。
無論是陸軍還是海軍,包括財政部門,統一的反應就是鋼製火炮太貴了,而且不能完全適應環境,反而不如青銅火炮更好。
對於這種情況,左夢庚也是無奈。
他當然知道,鋼製火炮才是未來的趨勢。可是現實卻決定了,堅持鋼製火炮是對國家、軍隊的不負責。
“你們怎麼說?”
為難之際,他決定聽聽大家的意見。
黃宗羲雖然不管武器研發,但還是暢所欲言。
“誰都知道火棉炸藥作為發射藥更好,只是目前的鋼材承受不住。但是殿下有句話說的好,時代是發展的,技術也是進步的。誰知道什麼時候,新的鋼材能夠達到標準?因此鋼製火炮的研發絕對不能停止,越是有困難,越是要對新材料進行研究。”
他是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並且明白將來的趨勢是什麼。
夏國如今能夠生產的鋼材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並且已經懂得了合金的重要性,而且探索出了許多合金的效能。
凡是從事化工的人都斷言,將來肯定能夠找到適合鑄造炮管的合金鋼。
只是這個時間,誰也無法確定。
也許是幾年,也許是幾十年,甚至可能上百年。
身為軍事專家,左夢庚當然知道要想提升炮管的強度,就需要在鋼材中新增鎳元素。
然而以如今的科技水平,不要說提煉鎳,就連發現鎳元素都很困難。
不能解決鋼製炮管的材料問題,這極大的限制了新型軍事技術的推廣。
柳一元身為作戰指揮官,決定從實際出發。
“鋼製火炮代表著未來,但青銅炮代表著當下。我覺得兩者都要兼顧,不能有所偏頗。為了滿足國防軍事的需要,應該大量生產青銅炮。但是為了將來的優勢,鋼製火炮的研究也不能停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