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辦法,就是調派完全不相干的人過來,這樣才能夠保持公正。
見左夢庚拿出了辦法,朝鮮眾人儘管有很多想法,此時也不得不憋在心裡。
倘若夏國來的人調查的結果不能令他們滿意的話,今日的憋屈必然會像火山一樣爆發。
左夢庚卻拿出了強硬的態度。
“如今大敵當前,滿清和偽王尚在各地肆虐,爾等倘若不顧大局、互相扯腿,影響了大軍征戰,孤絕不輕饒。”
左夢庚提出了最底線的要求。
無論兩派怎麼鬥,都絕對不能影響戰事。否則的話,他可就要雷霆天降,痛下殺手了。
朝鮮眾人瑟瑟發抖,同時心底也有了一絲清明。
然而隨著海平君李佶的死,朝鮮政壇的形勢再也回不去了。
金尚憲帶著人馬回到自己的住所,依舊頭疼欲裂。
“可是你們當中誰肆意妄為?”
就連金尚憲都有些懷疑,是不是下面的人沒有通報自己、擅自採取了如此極端的手段?
“我等焉能不知輕重,更知此等作為後患無窮,哪裡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洪翼漢代表眾人說出了心聲。
雖然對於沉器遠一系的做法十分不滿,可他們都是士大夫,鬥爭的方式始終侷限在官場之內。
要文鬥,不要武鬥。
這是當年和大北派的鬥爭之後,早已形成的共識。
派人刺殺形成流血事件,沒有誰能夠承擔得起後果。
“此事可否為對方的苦肉計?”
有人提出了一個設想。
雖然沉系和金系都各自提出了國君的人選,但是因為雙方在實力上的差別,顯然沉器遠一系處於下風。
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手應該如何扭轉局勢呢?
現在看來,因為李佶遇刺,裡裡外外都將金系當成了最大的嫌疑人,可以說沉系已然佔到了上風。
光從結果而論,這個設想未嘗沒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