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作戰會議上,聶大鵬決定故伎重施。
“雖然北漢山攔住了咱們進軍漢陽的道路,但是漢陽方面已經沒有敵人了。我們完全可以利用漢江輸送部隊到北漢山的背面,然後兩面夾擊。據說守軍的糧草都囤積在西大門,如果我們攻擊此處的話,守軍在山上絕對站不住腳。”
透過高陽城的戰鬥,夏軍無師自通的掌握了跳躍作戰的技術。
按照傳統的作戰理念,既然北漢山橫在了漢陽前面,那麼就只有從正面進攻。佔領了這裡之後,才可以向漢陽進發。
但是在夏軍的眼中,漢江已經成為了坦途。
透過這條寬闊的水道,運送部隊越過北漢山,然後出現在背面,是完全不成問題的。
畢竟夏軍已經完成了一次性跨海運輸四萬大軍的壯舉,此時運送一個團的兵力,簡直是小兒科。
北漢山最高的山峰大約有六百米高,地形崎區,易守難攻。
可是這裡已經在漢陽的正北面了,完全起不到阻止夏軍的作用。
因此李恩澤將剩餘的軍隊全都部署在了北漢山的南段。
這裡都是兩百米左右的低矮丘陵,中間的空地再透過壕溝連線,一共組成了五道防線。
這些防線從北漢山一直連線到了漢江邊,是李恩澤最後的倚仗。
如果只是正面進攻的話,這些零零散散的高地在完整工事的配合下,將會給夏軍造成很大的麻煩。
但如果派遣一部分兵力繞過去,從背後進攻的話,守軍將會俯背受敵,絕對抵擋不住。
“我覺得聶團長的提議非常好,就照此執行吧。”
左夢庚親自拍板,陸戰一師上下全都沒有異議,各部立刻開赴戰場。
就在左夢庚打算隨軍前行的時候,傅新垣走了上來。
“殿下,朝鮮各位官員到了。”
左夢庚回頭,就看到金尚憲、沉器遠等人正疾步走來,神情非常熱切。
顯然他們一路走來,已經看到仁川、金浦、高陽都光復了,那麼漢陽還會遠嗎?
一想到即將佔據朝鮮的國都,這樣的重大勝利讓朝鮮的官員們全都熱血沸騰,心裡的大石終於落了地。
在此之前,他們可都是揹負著叛逆的罪名。但從此以後,他們將牢牢掌握大義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