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傳令,全軍撤退!”
這個命令是那麼的突然,令眾位將領全都吃驚不已。
“大人,沒有得到將令就擅自撤退的話,怕是清人會怪罪下來。”
李時昉卻臉色冷冽,態度堅定。
“清人把咱們留下來,肯定是不懷好意。倘若此時不走,你我都將死於此地。”
眾人紛紛反應過來,他們這是被清軍當成了殿後的炮灰。
現如今洛東江對岸的夏軍雖然沒有任何動靜,可是既然清軍都跑了,那夏軍的進攻還會遠嗎?
沒有清軍支援,只憑他們這些歪瓜裂棗,絕對擋不住夏軍的兵鋒。
可是即便想要撤退,他們的選擇也不多。
“大人,咱們是否就此北上,與中路合兵一處?”
大家的想法就是,既然害怕夏軍打來,那就乾脆跑過去和中路的主力會合。這樣一來依靠主力的保護,才能高枕無憂。
但李時昉卻不這麼看。
“我等乃無令而退,與中路合兵一處,必受責罰。屆時所有罪責落在我等頭上,何苦來哉?”
聽李時昉的意思竟然想要單獨跑路,眾人既是擔驚受怕,又覺得理應如此。
“我等今日便走,順著昌原、高城、泗川,繞過智異山,返回全羅道。”
這個計劃一說出來,所有的將領全都紛紛認同,同時也踴躍了起來。
這就是李時昉的高明之處。
在洛東江這邊打了近兩個月的仗,傷亡慘重不說,還沒有取得任何進展。他已經敏銳的感覺到,麾下計程車兵都出現了厭戰的情緒。
這些士兵全都來自於全羅道,肯定十分思念家鄉。
如果這個時候不往全羅道撤退,而是北上的話,說不定軍心士氣立刻崩潰。
只有返回家鄉,這些士兵才會老老實實的跟隨,使得整支軍隊維持戰力。
既然從上到下都沒有人反對,李時昉當天就開始後撤。
他的快速反應,卻讓第四師撲了一個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