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百大勝將目光看向鳴梁海峽的時候,柳琳也是如此。
將所有的將領召集到自己的座船上,他從來沒有這麼意氣風發過。
“夏賊狂妄無知,竟敢觸犯忠武公在天神威。此乃天賜良機,我等焉能錯過?”
鳴梁海戰是怎麼打的,在座的人沒有一個不知道。
得知夏軍來犯,眾人全都大喜。
忠清道水軍統制使金鐘書笑道:“當年忠武公怎麼打的,如今咱們照搬過來,必定能夠大獲全勝。”
他的話得到了所有人的贊同。
地形就是那麼個地形,戰場也就是那麼個戰場。雖然時光荏冉,過去了幾十年,可是在朝鮮人的心目中,作戰的方式還是那樣的。
他們並不覺得夏軍能夠了解鳴梁海戰的細節,一定會重蹈覆轍。
眼見大家鬥志昂揚,不負從前的頹廢,柳琳第一次有了勝利的信心。
“此戰獲勝,我們便可直達釜山,攻擊夏軍的後路,徹底消滅這些來犯之敵。”
朝鮮水師的任務大家早已銘記在心,就是要從水路趕到釜山,配合正面的大軍作戰。
現在聽說正面了無寸功,那些之前在朝鮮橫衝直撞的清軍在夏軍面前碰的頭破血流。假如朝鮮軍隊率先攻破了釜山,這毫無疑問將會大大增長士氣。
因為丙子之變而遭受的屈辱,也能就此化解。
甚至更過分一些,說不得能夠同滿清重新商議條件,讓朝鮮站起來。
既然軍心士氣可用,柳琳立刻開始進行作戰部署。
“金將軍,明日上午你率領所部據守大島。無論如何不能讓夏軍繞過大島,襲擊我們的後路。”
金鐘書慨然領命。
柳琳又看向京畿道水軍統制使崔夏直。
“崔將軍,你率領所部沿小島和南部海岸防守,同樣不得令夏賊繞後。”
崔夏直也沒有異議。
朝鮮水師戰鬥力最強的,乃是忠清道、全羅道、慶尚道等南部三道。至於京畿道和江原道的水師則只是花架子,不堪大用。
柳琳特意強調道:“倘若船隻沉沒,則退守島上。儘量搶救火炮,從島上進行攻擊。”
鳴梁海峽靠近西側口子的地方,共有南、北兩座島嶼。北島很大,南島很小,但卻是海峽中至關重要的據點。
只要守住這兩個地方,就等於後顧無憂。
這也是柳琳的目的。
“只要我們堅守過午時,待到水流變換,定可擊敗夏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