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老,您的年紀大了。為國為民勞累了一輩子,該到頤養天年的時候了。”
面對孫承宗,左夢庚只有佩服。
一想到明年清軍攻破高陽,孫承宗一家全都壯烈殉國,他就不禁勸說了起來。
“國事如此,人心何安?”
孫承宗不改本色,但是卻也沒有質疑左夢庚等人為何不能為大明效力的問題。
這一路走來、看來,明顯感覺到了明、夏兩邊的不同。此時再提此事,除了惹人厭煩,也於心有愧。
都說大明代表正統,理應萬民所向。
可是在大明的治下,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真的還能算是正統嗎?
即便是他這個最堅定的大明護衛者,如今都產生了自我懷疑。
看著眼前巍峨壯觀的戰艦,孫承宗也不免心潮澎湃。
“據說西洋人的戰船便是這般,難道這裡亦可以自行建造?”
對於新誕生的臨清號,左夢庚無比的自豪。
“正是如此。您看那邊的船塢中,還有十多艘船正在建造當中。不久的將來,咱們的戰船將會鋪滿大海。西洋人能夠不遠萬里來到中土,咱們也可以踏破海波,到西洋人的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
孫承宗搭起眼簾,眺望著海灣對面異常忙碌的船塢,內心卻已經被左夢庚的豪情壯志被征服了。
將崇禎和左夢庚,兩個同樣年輕的領袖放在一起對比。
一個斤斤計較、弄權作態,一個豪情萬丈、積極進取。
誰優誰劣,一目瞭然。
“殿下,不知老夫能否登船一觀?”
左夢庚忙道:“當初在閣老麾下頗受教誨,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閣老稱呼我的字便是,在您的面前,晚輩怎敢妄自尊大?”
孫承宗不免愕然。
如今的左夢庚已經貴為一方霸主、天下之雄,麾下文臣武將濟濟一堂。而且早已立了尊號,稱呼其字多少有些不敬。
劉宗周見狀,在一旁勸道:“我夏國於禮制一道和大明頗為不同,中恆雖然貴為人主,然於我等亦親亦友,我等私底下也都是以字相稱。”
在劉宗周、侯洵等人的眼中,左夢庚始終都是一個晚輩,因此只要不是正式的場合,他們仍舊稱呼他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