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可喜情急之下,將火箭炮用成了火箭筒,卻起到了翻天覆地的效果。
從這一刻起,勝負的天平徹底扭轉。
同火箭炮相比,火箭筒有兩大優勢。
其一就是裝填方便。
火箭炮因為是十二管的,所以需要將十二枚火箭彈全部裝填完畢,才能夠進行發射。
這是一個非常漫長又疲憊的過程。
但火箭筒不一樣。
就那麼一根筒子,只要將火箭彈塞進去,隨時都可以發射。
雖然起不到火箭炮叢集壓制的恐怖效果,可是用來對付單體目標卻更加便捷。
其二就是可以對付近距離的敵人。
火箭炮的炮口上揚,只能打遠處的目標。此時被人扛在肩上,打幾十米內的目標毫不費力。
而且因為是扛在肩上發射,再也不挑射擊角度了。
夏軍計程車兵們完全可以扛著筒子,在船上來回奔跑,從任意角度向敵人發射。
只要注意,不要被火箭彈的尾焰將自己的船引燃了就行。
隨著尚可喜發出命令,其他的各船都開始有樣學樣,將火箭炮拆分開來。
一時間,許多夏軍的船上就能看到奇怪的景象。
三、四個士兵一組,有的一個人扛著一根筒子,有的則是兩個人扛著一根筒子,還有兩個人在後面抬著火箭彈跟隨。
每當發現一艘東瀛的戰船在附近,他們就會立刻完成裝填,然後將火箭彈打過去。
幾十米的距離,哪怕火箭彈的精準度不高,這種情況也不太會出現命中不了的情況。
再說了,即便真的打不中,偏差也不會太大。火箭彈在東瀛戰船附近的海面上爆炸,引起的大火也會將其吞沒。
夏軍高效的組織能力,在這一刻體現無疑。
士兵自發的組成了若干個小組,每個火箭彈小組基本上都是六個人。
兩個人負責發射,兩個人負責裝填,剩下的兩個人則是來回奔跑於船艙和甲板,運送火箭彈。
本來和夏軍艦隊攪和在一起,島津久慶覺得勝利在望。
結果打著打著,他才發現情況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