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丙子之變中,盧象升並沒有什麼作為。
他的兵力有限,又是長途跋涉而來,所以只駐紮在真定,維護了京畿南部的安全,隨後去了宣大上任,苦心經營防線。
原本的丙子之變中,也沒有豪格。
此時的豪格應該剛剛完婚,主管戶部,並沒有隨軍出征。
但是這一次,豪格來了,還成為了右路軍的統帥。
豪格一心想要和阿濟格爭個高下,所以進攻迅勐。結果一路南下,竟然窺覷保定。
倘若清軍還和原來的時空一樣,只活躍於京畿西部的宣大、延慶一帶,那麼盧象升肯定沒有施展的舞臺。
豪格攻打保定,給了盧象升表演的機會。
一場接觸戰,豪格敏銳地察覺到不對,迅速選擇了撤兵。
他這一撤,成全了盧象升的赫赫威名。
畢竟在這個所有人都龜縮城池、任憑清軍劫掠的時候,有人敢於出城野戰還打贏了,是多麼的難得。
於是盧象升立刻成為了崇禎的寵兒,並且對他提出了厚望,竟然希望他能夠更進一步,消滅清軍。
接到崇禎的諭旨,盧象升頭皮發麻。
他還是第一次和這位老闆近距離接觸,但是已經被崇禎的作風嚇到了。
他可就六千人馬啊!
別說火器只是一小部分,就算全員火器,又怎麼跟十萬清軍打呀?
“陛下遠在京師,身邊小人眾多,讒言奸語之下,難免不明實情。你既是主帥,當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感悟。且量力而行,也莫要直言抗辯。”
關鍵時刻,孫承宗幫助了他。
對於怎麼跟朱家的皇帝打交道,孫承宗早已門清。
你說你的,我做我的,你說的全都當成耳旁風。
只要用我,我就堅持我的那一套。
連續兩次都是這樣。
最終朱家皇帝因為受不了,只能選擇將他撤換。
事實也證明,沒有了孫承宗,不按照他的那一套來,遼東的局勢惡化的更快。
不過孫承宗的辦法毫無疑問是最妥帖的。
肯定是不能跟皇帝硬抗的,否則便是欺君。而且得罪了君王,那可就不是能不能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