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封春秋,鼎定後世。欲取國號,當以此為準。”
這樣的熱鬧事,錢謙益怎能錯過?
他跑來進見左夢庚,提出了想法。
“依牧齋公之見,當以何為號?”
錢謙益理所當然地道:“統帥發跡于山東,此乃根本。而山東一地乃春秋五霸之首齊國故土。以老夫之見,統帥當稱齊王。”
別看錢謙益浪蕩不羈,可是提出的想法卻頗有根源。
他的提議,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援。
可反對者也不是沒有
曲阜那邊就送來了倡議書。
山東不僅僅只有齊國,還有魯國,至聖先師孔子便是魯國之人。千百年來“魯”更是山東的代稱。因此曲阜那邊的意見是,左夢庚當稱魯王。
不論是齊王還是魯王,歷史上在所多有,而且全都赫赫有名,似乎都有可取之處。
可是別急,不同的意見還有很多呢。
十天後,兩淮那邊的意見也送了過來。
他們的說法更有意思。
兩淮上承齊魯、下連松江,實乃陣營中央之所在,無比重要。
因此建議左夢庚稱號淮王。
半個月後,最後一波意見來自於松江府。
不是倡議書,竟然是左夢庚的岳父徐驥作為代表,親自趕到山東。
徐驥此來,一是為了稱號建國一事;二來外孫女左暄妍出生已久,老人家還沒有見過,分外思念。
再者,顧氏一直逗留山東,徐驥一個人守在家中無所事事,甚是寂寞。
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女婿都要稱號建國了,寶貝女兒即將成為王妃,徐家也要成為外戚。
可外戚這個名頭顯然不是很好。
徐驥很是擔心,新朝建立,徐家該何須何從。
他準備探聽一下左夢庚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