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朝鮮屹立東方,聖道流長,自有法統。當尋良策,既保國本,亦免烽煙,還請諸君群策群力,以應時艱。”
李倧的意思很明確了。
他不想給黃臺吉三拜九叩,可也不想惹怒黃臺吉招來戰爭。
具體該怎麼做,你們這些做臣子的想辦法吧。
下面的兩班,無論是斥和派還是主和派,全都面面相覷。
心說這麼有難度的挑戰,臣等做不到呀!
不過有一點需要明確的是,在朝鮮內部,不管是斥和派還是主和派,其實對後金都不親近。
斥和派可以算作是激進分子,寧折勿彎。哪怕和後金拼了個你死我亡,也絕不臣服。
而主和派則比較理智一些。
金鎏、崔鳴吉等人都很清楚,以朝鮮的實力根本打不過後金。
為了保全國本,延續國祚,只能同後金虛與委蛇,百般周旋。
但無論是斥和派還是主和派,全都忽略了一點。
那就是在絕對的力量面前,任何小心思都不過是無用功罷了。
最最重要的是,兩邊的矛盾不可調和。即便是面對如此危局,依舊互相針對,彼此搗亂,嚴重的牽扯了力量。
金尚憲回去之後,立刻召集斥和派眾人商議對策。
“如今看來女真人來者不善,朝鮮國事累如危卵,生死存亡只在旦夕之間。”
吳達濟康慨激昂。
“殿下似乎有苟和之意,關鍵時刻我等萬萬不能鬆懈,必須堅定殿下的意志。朝鮮絕對不能變成蠻夷的走狗!”
下面的人喊打喊殺,熱血激昂,反而金尚憲還能冷靜一下。
不是他沒有了熱血,而是經歷過了許多事情之後,能夠思考的更多。
如今的他,和曾經歷史上的自己相比,多出來的一點就是比較能夠理解崔鳴吉等人的用意。
這原本是要到十多年後,金尚憲和崔鳴吉全都被拘押在沉陽、同為階下囚的時候,才能想通的東西。
“無論如何,朝鮮國小力弱,只憑自身萬萬不能抵抗女真人的侵略。”
這個事實誰都明白,
尹集提議道:“理應速速派遣使者前往天朝求援,當年豐臣秀吉來勢洶洶,可是天朝雄兵一到,朝鮮立刻轉危為安。如今我等能夠依靠的,只有天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