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左> 第793章 水災治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93章 水災治理 (2 / 3)

所有山東的鹽場都歸納到了山東鹽業公司名下,採用市場辦法運營。

兩三年的時間看下來,這麼做並沒有什麼壞處。

純粹市場化的經營方式,極大地提升了商人們的積極性,也刺激了工人們的積極性。

山東那邊各種新式製鹽方法層出不窮,極大地提升了食鹽的產量。

有幾個改進了食鹽生產和提升質量的工人,全都獲得了大匠師的尊號,風光無兩,更是獲取了豐厚的財富。

政府從具體的食鹽生產中解放出來,只專注於監管,極大的節省了行政成本,反而鹽稅還提升了一大截。

有了這個先例,山東才敢對兩淮鹽場動手。

食鹽產業放開的訊息引起了山呼海嘯一般都震動,不單單兩淮地區,松江府的人都聞訊趕了過來,想要分一杯羹。

對此,左夢庚的指示是,來者不拒。

只要這些商人拿出真金白銀,擁有足夠的資質,就可以吸納為股東。

短短半個月的時間,新成立的兩淮鹽業公司就積累了超過五十萬兩點資本。

有這些錢,相應的改革絕對會十分順暢。

新的鹽業公司總部,就在原來的山陝會館,一共選出了二十五位董事會成員。

最大的股東,當然是當地政府。

陳杰被任命為兩淮鹽業公司總經理,負責日常管理和經營。

這個任命看似平調,實則是高升。

陳杰的地位,已經跟一般的市級官員平起平坐了,而且直接對內閣負責。

穩定了揚州的局勢,左夢庚開始巡遊兩淮各地。

最令他擔心的,依舊是水患。

站在范公堤上,看著四周的地形,左夢庚憂心忡忡。

“裡下河地區再不改造,未來的危害將會更大。”

所謂的裡下河,指的是淮安、揚州、泰州、鹽城等地中間的廣大地區。

江淮之間的運河,被稱為裡運河,也叫裡河。

這段運河和范公堤平行。

而在范公堤的東面還有一條串場河,亦叫下河。

介於裡河與下河之間的廣大區域,就被稱為裡下河。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