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運很重要。
不單單大明王朝的安危需要漕運維持,兩淮地區安定同樣也離不開漕運。
因此在清理舊勢力之前,山東方面就漕運的未來已經做了規劃。
舊有的漕運全部掌握在漕幫的手中,他們正是靠著“百萬漕工衣食之所繫”這句話,在運河兩岸為所欲為,勢力大到朝廷也不得不容讓的程度。
正是因為長久以來的驕橫,讓漕幫對新來的山東政權缺少必要的敬畏。
他們還以為山東政權也不得不妥協。
殊不知山東政權和大明王朝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能夠分得清楚漕運系統內部的階級劃分。
大明王朝為何對漕運上的弊端無可奈何?
因為他們和漕運官員、漕幫是一體的,屬於同一個利益階層。
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自己對自己下手的道理。
可山東政權不一樣。
身為新興階級,山東政權看得很清楚。漕幫是漕幫,漕工是漕工。
在漕運系統內部,漕工和漕幫也是對立的。
明白了這一點,就完全可以做到分而治之。拉一派、打一派,透過解放漕工,令漕運煥發新的生機。
事實證明這個辦法十分有效。
隨著漕工的背棄,漕幫成為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僅僅一夜之間就被掃蕩一空。
數量龐大的漕工頭上沒有了壓迫的惡勢力,人人雀躍,期盼著新生活的到來。
果然,山東政權沒有令他們失望。
就在鈔關碼頭,新的漕運公司正式成立。
辦公場所也是現成的。
就是原來的鈔關衙門。
朝廷的鈔關官員早就被驅趕,這裡也就控制了下來。
正好用作新漕運公司的總部所在。
政府這邊委派了總經理,還有財務管理人員。而另一部分行政人員,將由漕工選舉產生。
就在鈔關碼頭上,數千名漕工在王昀的組織下,很快完成了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