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順利接收,那後續就好辦了。
只可惜,李邦華高興的太早了。
第一天,揚州城內靜悄悄的,街面上也不見什麼人影。
這一點並沒有引起重視。
畢竟城市易主,城裡的人們也不知道新來的統治者秉性如何,小心一些躲在家裡、觀察局勢乃應有之義。
新軍上下秉承了一貫的傳統,絕對不許擾民。因此在入城之後,除了佔據各處要點、懲戒了一些地痞流氓之外,就再沒有什麼大動作。
按理說經過了一天的適應,揚州應該恢復往日的情形。
可是到了第二日,整座城市還是安靜的過分。
沿街的許多商鋪都沒有開門,路上的行人也都腳步匆匆。
整個城市裡都瀰漫著一種緊張詭異的氣氛。
李邦華小心的觀察著,滿心以為這是揚州人多疑,也許再給點時間就會好了。
但是到了第三天,情況進一步惡化。
不但商鋪沒有開門,運河裡的交通也斷絕了。
往日裡無數在運河兩岸依靠苦力討生活的人全都不見了蹤影。
從北往南的船隻還好一些,順流而下,能夠無阻通行。
可是從長江進入運河的船卻不得不停了下來。
因為拉船的縴夫沒了。
上百艘船隻擁擠在揚州鈔關前,寸步難行,更加增添了緊張的氣息。
到了午後,一個最嚴重的情況反應了上來。
揚州市面上買不到鹽了。
揚州是什麼地方?
天下鹽商盡皆匯聚在此,旁邊就是供給天下的兩淮鹽場。
大明天下其他的地方可以缺鹽,唯獨揚州不該如此。
但事實就是如此。
許多市民百姓在家裡躲了三天,不得不維持日常生活,只能走出家門採買。
可讓他們驚恐的是,街面上的店鋪全都沒有開門,讓他們什麼東西都買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