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城內,河道總督楊一鵬、淮安知府王昌時等官員亂成一團,驚慌失措。
因為是河道總督所在地,所以這裡還是有些兵馬的。
可是看看河對面上萬大軍、火炮如林,城內的人就知道只要開打必輸無疑。
“王知府,你欲從賊,獻城為禮嗎?”
面對楊一鵬的責問,王昌時哭笑不得。
不過楊一鵬有此問,也並非是胡來。
只因王昌時乃山東沂州人。
如今山東盡數反叛,說不定王昌時有所圖謀。
“兵憲大人,山東賊軍勢大,下官從不從賊,這淮安依舊守不住呀。”
這是王昌時的肺腑之言,但是更加扎心。
楊一鵬跌坐在城頭,雙目失神。
難道今時今日就要在這裡殉國了嗎?
就在淮安眾多官員自怨自艾的時候,城下來了新軍的使者。
“楊兵憲,王知府,我家統帥大人就在對面,邀請二位過河一敘。刀兵兇險,百姓何辜?還請二位大人念在百姓的份上,識時務者為俊傑。”
聽到左夢庚居然親自來了,楊一鵬和王昌時更加瑟瑟發抖。
既然左夢庚親至,那麼對淮安府肯定是志在必得的。
事已至此,無路可退。
楊一鵬想了想,自我安慰。
“莫怕,本官與那左夢庚曾有一面之緣,就算不能對其曉以大義,令其幡然悔悟,你我也不會有性命之憂。”
楊一鵬想起了當初在徐州和左夢庚的會面。
當時他對左夢庚多有指責,可是左夢庚也沒有對他起殺心。
當時沒殺他,現在應該也不會。
淮安上下殷切的目光中,楊一鵬和王昌時出城渡河,見到了悠閒自若的左夢庚。
“大友公,晚輩救了你一命,該當如何感謝啊?”
一見面,聽到左夢庚的話,楊一鵬莫名其妙。
“此話怎講?”
“大友公尚且不知?西北流寇已經攻陷鳳陽,掘毀了皇家祖陵。大友公身為河道總督,只怕難辭其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