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這個用途,眾人紛紛打量,將所有的建築細節都記在了心裡。
回去之後,完全可以效仿出來,對於出入顯然有著莫大的好處。
當然了,看著那十二根三人才能環抱的大理石柱,大家默契的明白,誰的家裡都不能這麼建造。
雖然山東這邊強調人人平等,沒有高低之分。但是一些必要的彰顯身份地位的規矩,還是不能逾越。
張漣為大家介紹這座建築。
“這裡是遠來堂。取自論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之意,是統帥府用來會見賓客的地方。”
遠來堂是整座統帥府中最宏偉、最龐大的建築,內部分成了許多部分,而且共有四層。
在一層分別有超大的禮堂、宴客廳,用來舉行大型會議和大型典禮。
禮堂和宴客廳佔據了兩層左右的空間,挑高足足超過了八米。
上方的天棚上全都裝了三十六座超大型的蓮花寶座玻璃燈,全部點燃之後,整個室內即便是在午夜也燈火通明、恍如白晝,並且不會留下任何的照明死角。
同時在一樓剩餘的部分,還配有一個超大型的中央叢集廚房,可以一次性為五百人的宴會提供服務。
而在二樓往上,還有各種各樣功能的房間,可以用來辦公,也可以用來會見身份不同的客人。
最讓大家側目的,是在遠來堂的東側。
這裡竟然用玻璃搭建了高低錯落的水道,不知從哪裡來的水順著透明的水道徐徐落下,還在最下方形成了一道小瀑布。
瀑布下方,有一個面積上百平米的小水池,清澈見底的水中各種顏色的鯉魚來回遊蕩,鮮豔奪目,心曠神怡。
坐在二樓旁邊的辦公桌上,不管處理什麼公務,應該都不會感到疲憊吧?
過了遠來堂,建築開始多了起來。
河卵石鋪就的蜿蜒小路,另一側有四座並排的二層小樓。
“這裡是閒居堂。如有客人需要留宿,便可以住在這裡。”
四座二層小樓,其中兩座為水泥磚石結構,另外兩座則是傳統的實木建築。
磚石結構的小樓充滿了西洋色彩,而實木小樓頗具東方神韻。
不管來的客人是什麼樣的身份,都可以選擇喜歡的住所。
閒居堂和對面的建築中間就是趵突泉。
建築直接利用天然景緻作為分割,自然而不突兀,又能做到美景共賞、主客咸宜。
顯然張漣在其中花了不少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