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鬧!朝廷富有四海,幅員萬里,雖有一時小厄,然國力無窮無盡。倘若日後朝廷克復松江,咱們姚家該當何去何從?”
姚士慎的幼子姚世普卻態度鮮明。
“咱們姚家也是靠著紡織為生,這些年來跟隨徐家、潘家著實興旺了不少。以孩兒之見,左統帥之言才是正理。將來的世界,這些老舊的地主士人定會被淘汰,咱們姚家可不能選錯了大樹,跟著一起滅亡。”
聽到家中人居然揹著自己跟反賊來往密切,姚士慎當真一口老血要吐出來。
“你們……你們這是欲置老夫於何地?”
姚世署和姚世普卻態度理所當然。
“自古以來松江人多地狹,只靠耕作根本無法養活如許眾多人口,棉紡一道才是松江根本。現如今各種新技術、新機器廣泛應用,令我松江所產棉布物美價廉,暢銷天下,換回了無數的錢財物資,方有今日松江之繁華。便是咱們姚家能夠壯大家業、人丁興旺,也是靠了此道。無論如何,咱們也不能捨棄了立身之本。”
姚士慎呼吸急促,腦子裡翻江倒海。
“怕就怕萬一將來朝廷中興,到時天兵壓境,你等灰飛煙滅,才是我姚家之禍啊!”
姚世普年輕氣盛。
“父親有所不知,當日官軍來攻,孩兒也曾幫著守城。便是隻靠我松江百姓,官軍都無可奈何。後來山東新軍登陸,父親並未見到其煌煌之威。天下強軍莫過於此,以朝廷之孱弱恐怕不但奪不回松江,能不能保住江南之地都尚未可知。”
眼見著姚士慎有所動搖,姚世署趁機進言。
“玄扈公剛剛離世,不如藉著弔唁的機會,與徐家好好談談,或許別有收穫。”
姚士慎眯著眼睛,細細思量,半晌之後才有了決定。
“準備上好的祭品,明日老夫親自登門。”
姚士慎和徐光啟本是至交好友,登門拜祭是應有之義。
而藉著這個機會,姚士慎居然在私底下見到了左夢庚。
“仲舍公(姚士慎字),以您之睿眼,觀我軍威如何?”
對於姚士慎的目的,左夢庚洞察秋毫。
他也沒有言語拉攏,而是藉著陸戰一團操練的機會用事實說話。
而在他的身邊,看著陸戰一團槍聲如雨、炮聲如雷,天地為之變色,萬物為之震惶,姚士慎早已目瞪口呆。
他雖然是文官,從未上過戰場。
可是山東新軍所展示出來的東西,早已完全超出了他的認知。
這一下他終於知道,朱國弼和方岳貢為何會敗得那麼快、那麼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