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糧食危機,左夢庚經過這兩個多月的考察,已經有了詳細的規劃。
“松江府說起來人多地少,可實際尚有大量的荒地還沒有開發。如果將這些土地都開發出來,足夠滿足本地之用,甚至還有盈餘。”
這可不是他瞎說,而是事實如此。
如今的松江人口大多集中在黃浦江以西,而黃浦江以東、以南地區,人煙稀少,荒野遍地。
這些地方完全能夠開墾出大量的良田來。
不過說到土地開發,松江府的眾人也有難處。
“如今的情形,種棉獲益匪淺,種糧勉強溫飽,根本就沒有多少人願意去開墾荒地。更不要說,各個地方人力尚且不足。”
這也是松江府的困境。
明明有荒地沒有開發,可是因為成本和收益的關係,本地人並不願意去幹。
而且隨著松江府棉紡工業的蓬勃發展,工業領域吸納了大量的人口,根本就沒有多餘的人力去種田。
後來是滿清奪得了天下,導致松江府的棉紡業被摧殘殆盡,許多人衣食無著,只得回頭耕種為生,才漸漸將那些荒地開發出來。
現在松江府有再多的人口都不夠填補到棉紡工業當中去,真的分不出人力去種田了。
這種情況還得由左夢庚來統籌。
“那這樣好了,糧食種植一事就交給專業的人吧。”
他一聲令下,命令火速傳達回山東。
不久之後,山東農墾集團就派遣了大量的人員乘坐海船來到了松江。
要說種地,農墾集團肯定是最專業的。
不但農墾集團來了,陳子龍也重新回到了故鄉。
身為本地人,陳子龍對這裡的情況最為了解。由他來親自主持農業生產,自然是萬無一失。
“要種田,先修塘。”
陳子龍一來,就提出了一個方向。
松江府這裡種田,不怕旱,就怕澇。
尤其是海上風暴頻繁,經常導致海水倒灌。
當初方岳貢擔任知府時,就曾組織本地鄉民修築海塘,著實緩解了海水倒灌的問題。
這就是他當初聲名不錯的原因。
但是在陳子龍看來,這樣的工程還是不夠,還要繼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