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處置的處置了,該拿出的辦法也拿出來了。
但崇禎依舊很憋屈。
能不憋屈嗎?
想他堂堂帝王,天下共主,結果卻被叛逆逼的退避三舍,還得懲處下面的人以求叛逆緩和。
從崇禎四年起,他的臉面就被一遍遍、一次次地踐踏在地上,威嚴喪盡。
崇禎的心裡有一團邪火,需要痛痛快快地發洩出來。
“告訴洪承疇,朕只給他半年時間。十月之前, 還不能剿滅西北流寇,朕饒不了他。”
崇禎咬牙切齒, 殺氣騰騰。
如今困難的局面,歸根結底就在於,大明需要幾線作戰。
遼東的女真人很能打,而且是壓著大明打。
大明先後投入了無數的金錢,無數的良臣勐將,可依舊節節敗退。
那就只好暫時稍歇,擱置一旁。
山東的威脅雖然如鯁在喉,可山東更能打,因此也不能立刻動手。
唯有西北的流寇被官軍攆著打,是最有希望的。
因此崇禎下定了狠心,要先解決西北流寇,然後空出兵力,再去和山東、遼東做計較。
“陛下,西北旱災未退,瘟疫肆虐,軍中戰力十不存五,恐非急戰之時啊!”
崇禎的催戰,嚇壞了臣子們。
如今山西的狀況很糟糕。
旱災愈演愈烈, 導致災民越來越多。
地方官府光是為了賑災, 就已經耗盡了力氣, 根本無力支援大軍作戰。
YY
最嚴重的還是瘟疫。
崇禎五年在山西爆發的瘟疫,嚴重影響了明軍的戰鬥力。
這也是為何洪承疇、陳奇瑜明明早已平定陝西的流寇,卻始終窩在潼關、而不進軍山西的原因。
李康先雖然只是禮部尚書,然而對於國事,還是很關切的。
孰料他還未說完,上面突然飛下來一道黑影。風聲呼嘯,“啪”地一聲砸在了他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