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三日後,山東和朝廷再次坐在了一起。
兩邊都簽署好的協議,用了貴重的紅絨布做封面,然後當場交換。
這就意味著,雙方都認可的協議就此達成。
張鳳翼滿臉苦澀。
雖然山東方面保證了協議不會透露出去,可他不敢保證這篩子一般都朝廷究竟能夠保密多久。
一旦傳了出去,那些御史言官不能把皇帝如何,但是他這個談判負責人,恐怕要被撕扯碎了。
“各位,協議既然達成,遵照約定,我方會盡快解救魯王。不知貴方誰做使者,隨我軍一同南下兗州?”
協議中的一個條款就是,山東方面負責解救魯王脫困。
既然協議簽署了,山東方面非常遵守信用,主動提及此事。
張鳳翼一個激靈,陡然想起,還有魯王這個定時炸彈呢。
也不知道兗州那邊如何了?
倘若在這段時間魯王再出事了,估計崇禎肯定會拿他頂罪。
可要是救回了魯王,即便協議的事發了,他也有所說辭,不至於百口莫辯。
“如此,便由高公公、盧大人隨貴軍前往。”
誰作為使者前往兗州,這是早就說好的。
當下,雙方散去,高起潛和盧象升卻留了下來。
山東遵守協議,當天便收拾兵馬,原路返回,一直退到了德州。
京畿東部的危險一朝解除,朝野內外,不少人都鬆了一口氣。
李邦華帶著高、盧二人繼續南下,將他們交到了茅元儀處。
第二軍早已得到統帥部命令,已經開始向南運動。
不過第二軍的運動頗為詭異,沒有直撲兗州。
第四師從戴村壩南下,一部佔領汶上,一部佔領寧陽,截斷了東江叛軍北上逃回濟南的道路。
第二師則繞路向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佔了濟寧。
而在蒙陰的第三師,則已經悄無聲息地運動到了泗水,在很遠的東面建立了防線。
南面的鄒縣一帶也有新軍部隊在佯動,迅速被叛軍偵知。
看看四周,孔有德、耿仲明赫然發現,他們唯一能去的方向,似乎只有一條路了。
而他們此時還沒有想明白,接下來會引起怎樣的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