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儒提到了一個更加嚴峻的問題。
如今西北流寇肆虐山西、京畿,左夢庚又截斷了山東。
如此一來,京師與江南的聯絡便有被切斷的危險。
不要說京師急需的各種錢財物資無法輸送,就連通訊都變得時斷時續。
長此以往, 朝廷對南方廣大地區的掌控必然會出現問題。
一旦到了那個時候,可就不是西北流寇和山東左夢庚兩個難題了。
處處烽火之下,大明就真的沒救了。
一邊說,周延儒還用眼神警告王之光。
其實又何止周延儒呢,大殿中的滿朝文武甚至包括崇禎身旁的王承恩、曹永淳,也全都盯著王之光,眼神裡盡是威脅和警告。
眼見著要變成朝廷公敵,王之光嚇破了膽,忙開口道:“陛下,那左夢庚……左逆有言,山東一事當可相談。倘若朝廷有意,可遣使者,前往滄州城下。”
崇禎虎目圓睜,怒斥道:“我大明自立國至今,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談、不割地。他左夢庚區區一介謀逆,也配和朕談條件?”
關鍵時刻王承恩不得不出面。
“皇爺,這不過一時權宜之計。更且左逆尚未公開謀反,於朝廷威嚴受損還有商榷之處。不若先穩住左逆,待轉圜了局勢,他還不是籠中之鳥,任憑皇爺處置?”
崇禎似乎被說動了,臉色猶疑。
階下的全都是人精,注意到這一幕,立刻緊緊咬上。
“陛下,老臣殘破之軀,死不足惜。願親往滄州,定要讓那左逆幡然悔悟。”
溫體仁緊隨周延儒之後。
“臣亦願往。”
一時之間,眾臣人人出列自請,彷彿個個都急功好義,憂心國事。
實在是他們怕了。
怕崇禎真的堅持御駕親征。
到時候崇禎如何不知道,他們這些被趕到陣前的臣子,只怕全都要變成炮灰。
所有文武意見一致,剛愎如崇禎也不得不慎重。
“周卿、溫卿乃國之重臣、朝廷頂梁,豈是左逆可以攀望?爾等仔細商討,拿出合適人選。切莫有損國威,否則定當嚴懲不貸!”
崇禎雖然否了周延儒和溫體仁的請願,但也退了一步,默許了和山東和談。
群臣不由的鬆了一口氣,渾然沒有察覺到上面的那個皇帝,悄然有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