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啊!”
“為何就沒有想到呢?”
只是一個可以開啟的炮閂,困擾大家的裝彈問題就解決了。
而左夢庚設計的炮閂作用還不止於此呢。
“注意看,這個炮閂因為要承受火炮開火時的後坐力,所以製造的時候一定要厚重。還有就是它閉鎖的方式……”
左夢庚倒是很想將後世的炮閂閉鎖方式拿來,很可惜,這個時代做不到。
不過他設計的這款火炮的威能也沒有那麼大,所以炮閂簡化一些也沒有什麼。
炮閂一側多了一根插銷,可以插入炮膛左側預先做好的孔槽裡。
而另一側必須要用些力氣才能掛在卡扣裡。
炮閂內側抵著藥筒的部位,還多了一個半圓形的凸起,有點像UFO。
這個圓形凸起最大的作用,就是當炮閂徹底關閉時,可以將炮彈牢牢頂死。
佛郎機炮射程不遠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藥筒和炮膛的緊密度不夠,導致開火時晃動的藥筒消耗了太多的勢能。
現在前面有收束式的炮膛固定,後面又有了炮閂卡死。再開火時,藥筒無論如何也無法晃動,只好將火藥爆炸的勢能來推動炮彈了。
這個方法,其實和後世步槍子彈上膛的道理是一樣的。
為何子彈殼的前半部分比後面要細一些,就是為了可以將子彈送入槍管的同時,固定住子彈不使其鬆動。
然後槍栓從後面頂住,兩邊的夾力之下,子彈殼裡的火藥引燃後,只能作用給彈頭。
左夢庚把這些一說,所有人都沉迷了。
特別是關於藥筒固定的設計,更是令大家驚為天人。
“倘若此法不致洩氣的話,炮子只怕能打的更遠。”
畢懋康來回比劃著圖紙,若有所思。
左夢庚指著炮彈道:“晚輩將彈頭和藥筒結合在一起,就是避免了洩氣。這樣一來,火藥爆炸的能量全在這藥筒內。只要藥筒被固定死,無法晃動,那麼所有的推動力都將給到彈頭。”
他又指著炮膛裡的膛線道:“咱們的火槍您已看過,之所以能遠及四百米,就是因為有了這些膛線。如今這彈頭形狀和火槍一樣,用藥更多,自然也可以打的更遠。”
他說的這些,畢懋康已經全盤接納了。
老先生竟一刻也等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