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面涉及到精密的光學知識,還要有非常好的演算能力。
雖然把一片凹透鏡和一片凸透鏡裝在圓筒的兩端,就能實現望遠鏡的基本功能。但這樣的望遠鏡,平常玩玩還行,根本無法用作軍事。
因為可觀察距離太近了,幾乎和目視沒有太大區別。
而要想最大發揮望遠鏡的效能,就必須要透過嚴格的計算,來確定凸透鏡、凹透鏡的規格,以及圓筒的規格,還有出瞳距離。
當然了,要想做出最頂級的望遠鏡,還要在其中新增稜鏡。
但以這個時代的技術……
工匠們還是將凹透鏡和凸透鏡磨好吧。
所有的計算基本上都是左夢庚一個人完成的,然後交給工匠們磨製。
可因為工匠們不懂資料,在磨製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一次次的差錯。
工匠們只能一點點地修正錯誤,自然費時費力。
至於廢掉的鏡片,那就更加不知道有多少了。
每當這個時候,左夢庚就不禁想起遠在京師的那個姑娘。
要是她在,以她精湛的計算能力和幾何知識,絕對可以幫自己解決許多問題。
回到了家中,沒有了可以溝通交流的人,她一定很悶吧?
左夢庚猜錯了。
徐若琳非但不悶,還很忙。
徐光啟的書房,已經被她徵用了。
徐若琳正在做一件大事。
編譯《幾何原本》。
確切地說,是編譯徐光啟和利瑪竇合著的《幾何原本》。
從左夢庚這裡接觸了更加新式的數學表達習慣和方式後,徐若琳愈發覺得徐光啟翻譯的《幾何原本》太過於晦澀,不便於閱讀和理解。
她將自己的想法說給了徐光啟聽,還特意編譯了一部分給徐光啟看。
徐光啟略一琢磨,就發現徐若琳的改編更加精煉,也更利於閱讀和使用,便對她的做法大力支援,還提供了自己的書房。
這讓徐若琳大受鼓舞,立刻投入其中。
她的野心不僅僅只是編譯《幾何原本》的前六卷,還打算將後面的九卷也編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