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夢庚知道一些歷史資料,倒是明白怎麼回事。
“毛文龍一直沒有斷了和東虜的來往,東虜有人從他的防區過來很正常。”
柳一元大吃一驚。
“你是說毛文龍通敵?”
左夢庚解釋道:“不是通敵,而是在和東虜議和。”
柳一元並沒有平靜下來,反而更加難以理解。
“他瘋了,不怕被天下人唾罵嗎?”
左夢庚說了一些密辛。
“不單單是他,那位袁督師也在和東虜議和。”
怕他繼續追問,左夢庚加了一句。
“朝廷知道。”
柳一元簡直要懷疑世界了。
“那位袁督師平臺召對時,豪言五年平遼,竟敢行議和之舉。這……這不是失信於天下,損國威於域外?這是取死之道啊!”
左夢庚倒是平靜,反問道:“那實在打不過東虜,又該如何?還有,誰跟你說五年平遼的平,是平定遼東?使遼東平靜,就不是平嗎?”
柳一元人都暈了。
“還能做此註解嗎?”
毛文龍當天就撤軍了,連夜回了東江。
可這件事所造成的影響非常大。
後世關於毛文龍究竟有沒有幹過劫掠登萊這件事,爭議頗多。
不說左夢庚如今親身經歷了,自然知道不假。馬上發生的一件事,更足以證實這件事。
崇禎憤怒下旨,將登萊巡撫王廷試問罪罷官,免職為民。
倘若毛文龍沒有行過劫掠登萊之事,崇禎為何將王廷試罷官為民?
並且終崇禎一朝,都沒有再起復王廷試。
崇禎朝除了那些問罪處死的官員,其餘的很多人基本上都是起起落落無數次。
王廷試在這個時間點被罷官免職,並且始終沒有得到起復,足以證明毛文龍劫掠登萊一事不假。
從毛文龍劫掠登萊到王廷試被罷免,這中間足足過去了十餘日。
左夢庚始終潛伏在登州城外,等著徐雅晴出逃。
結果等到的,是王廷試黯然離職的車隊。
登州西門外的山坡上,看著迤邐出城的車隊,柳一元有些麻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