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不知道,曹植墓的被發現,就是1951年的時候,一位領導來到魚山視察黃河,結果看到一個小孩在玩耍古劍。
領導好奇之下拿來觀賞,發現上面鐫刻著“曹子建”三個字,於是促成了曹植墓的發現。
左夢庚把這個歷史提前了三百多年。
劉宗周幾人對此事頗為上心,親自留在此處管理發掘一事,也讓左夢庚脫開身來,開始謀劃進攻水泊。
經過十多天的工程,整體的水道已經貫通,還差最後的放水。
而在這段時間,新軍上下也沒有閒著,都在努力學習著水上打仗的要領。
教導他們的,就是李青山、馬應試、任七、張七等人。
“參座您看,我們給每艘船都刷了油,這樣一來,就不怕著火了。”
水上作戰,防火永遠都是第一要務。
因為這個時代的船都是木製,一旦燃燒起來,那就是滅頂之災。
新軍使用的船,都是各家的商船、槽船。平時用來運貨,不是用來打仗的,自然不會刷油。
任七檢查了一圈,發現了這個缺點,立刻反應給了左華。
左華趕緊讓人去準備了油料,給所有的船都刷了油。
張七也拿起一種長長的杆子,道:“水上打仗,最常用的辦法就是弄些小船,堆滿易燃之物後,順風放下來。這種船前邊都有釘子,一旦撞著了咱們的船,那就很難弄開,非得把咱們的船也給燒了不可。所以俺弄了這種長杆,能將縱火船推開。”
李青山也發揮了作用。
“參座,俺看了咱們的火炮,那種彈丸能爆炸,不過在水上不好用。一遇到水就會熄滅,反而不如實心彈丸。只要砸著了敵人的船,必沉無疑。”
左夢庚恍然,連忙讓人趕回臨清,調集了一批實心炮彈過來。
新軍目前雖然在研發火帽引信的彈頭了,但一時片刻沒那麼快普及。更何況先前生產了那麼多的炮彈,也不能浪費了。
沒想到水戰中,這種威力巨大的彈頭居然沒用。
李青山等人獻上的計策裡,還有許許多多新奇的玩意兒,全都是左夢庚等人想不到的。
可以說,如果沒有他們幫助,這一次進攻水泊,新軍肯定兩眼一抹黑。
新軍準備周詳的時候,馮本愚也過來彙報了好訊息。
整個河道已經全部貫通,可以放水了。
“那還等什麼?”
隨著左夢庚一聲令下,河道各處的大壩陸續開始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