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李青山等人為何經常流竄四周,靠騎馬劫掠為生了。
不過李青山也不是一點用處都沒有。
他現年五十來歲,而且從小就在水泊四周討生活,那個時候郭雲彪還沒有在水泊安營紮寨呢。
“水泊裡的情形,俺約莫還記得一些。”
這就足夠了。
左夢庚讓參謀擺上安山湖的地圖。
早在左夢庚回到山東時,他就已經責令情報部和參謀部繪製山東各處的地圖了。安山湖近在咫尺,又有郭雲彪在,怎麼可能放過?
不過情報部和參謀部也進不去水泊,因此只能在四周走了一遍,摸清了安山湖的框架。
李青山看不懂地圖,也不識字。當參謀給他指點了地圖上各處的地名後,他才能和腦子裡的記憶對上。
“進水泊有兩條路,一條是從安山鎮繞過蘆葦蕩,還有一條路從碻磝山那邊進去。”
柳一元不明所以,指著寬闊的水面道:“既然是湖,不應該從哪裡都能走嗎?”
李青山忍不住笑道:“安山湖不一樣,看似到處是水,實則許多地方水很淺,根本走不得船。一不小心陷進泥裡,那就進退不得了。”
別說是湖了,哪怕是海里,行船也是遵循航道的。
並非看著寬闊無垠,就可以任意行船。否則的話,翻船必不可免。
尤其是安山湖的水位在連年消退,水文情況更是複雜。這種情況下,聽老人的絕對沒錯。
左夢庚很虛心,對李青山道:“那此番戰事,就靠各位了。”
李青山等人沒想到一來就得到了信任,原本的一點點不適應和擔心,全都卸去,竟有點喜歡上這裡了。
既然只有兩條路能進水泊,那作戰計劃也沒得選。
經過商議,左夢庚、茅元儀率第二團走安山鎮,柳一元、左華率第四團走碻磝山。
可第二天趕到安山鎮的時候,左夢庚的臉就黑了。
原本會通河在安山鎮附近是和安山湖連通的,因此才成為進出的要道。
可大家到了才發現,因為冬季水位消退,安山湖和會通河的水道只有數米寬了。
這種水道,走一走小船還行,裝載了火炮的大船想都別想。
下午時分,柳一元、左華那邊報告的訊息更加糟糕。
如果說安山鎮這邊的水道走不了大船的話,碻磝山那邊的水道居然徹底斷了。綿延裡許的爛泥塘,什麼都走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