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是一個喜人的時節。
天高雲淡,豔陽高照。
金燦燦的陽光灑落在金燦燦的莊稼上,整個大地都是一片暖人心脾的金黃色。
這樣的色彩下,人的心情便會很好,便會充滿希望。
遍佈于田野之間,農人們勞作之餘的歡歌笑語,就是最佳的寫照。
左懋第、沈迅、姜埰、姜垓四人行走在鄉間的土路上,感受著臨清獨有的勃勃生機,心緒一時複雜。
加入到了新軍中後,四人跟隨在黃宗羲的身邊學習做事。
回來的路上,他們學到最多的,就是思想宣傳。
眼瞅著那些跟隨白蓮教造反的刁民,在黃宗羲率領政治部的宣感測召下慢慢轉變,四個人的感受非常神奇。
耳濡目染之下,四個人對於新軍的運作方式,已經有所瞭解。
待到了臨清後,這段時日,他們又見到了李邦華、畢懋康、瞿式耜、張繼孟、黃道周等往日裡只是聽聞、崇拜過的東林諸賢。
然而和他們想象的不一樣,這些賢達們似乎不屑於談論詩詞文章,對於家國天下也鮮少有什麼高談闊論。
他們每一個人都很忙,似乎總有忙不完的事情。
別說他們了,左懋第四人也是如此。
黃宗羲並沒有因為他們是新人就有所優待,相反驅使他們跟使喚驢子似的,讓他們每天都忙的腳打後腦勺。
這種生活和以往四人的閒逸舒達完全不同,剛開始完全適應不了,屢屢出錯。
不過十餘日後,他們漸漸開始緩過來了,對於工作也不是那麼畏懼。
除此之外,四人的著裝也發生了極大的改變。
從萊陽出發時,他們穿著的還是士子袍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髒掉破損的衣服沒法穿了,必須要補充服裝。
而黃宗羲扔給他們的,赫然是最普通的新軍軍服。
幾人想要抗辯,黃宗羲指指自己,又指指左夢庚,就讓他們無話可說。
連左夢庚和黃宗羲,甚至包括李邦華、畢懋康平素都穿著這樣的衣服,他們又有什麼資格保持高貴呢?
如果要說四人在臨清感受到的最大沖擊,還是那天的討論會。
會上所有人的文作和發言,都讓四人感受到了一絲絲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