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營兩千多人就能打敗五千多韃子,現在兵力起碼上萬,豈不是說即使碰到韃子三萬大軍也有勝算?
能打敗三萬韃子的話,那明軍有多少夠打的?
這是什麼?
這就是一方諸侯了。
這些家族還不知道,左夢庚即將擁有的,並非是萬餘大軍,而是兩萬多。
第二師還是空殼子呢,等第二師也成軍的話,左夢庚就有了和朝廷掰手腕的本錢。
到時候即使朝廷想對付他,打了就是,他有勝利的信心。
當務之急,就是說服各大家族,改變傳統的農耕模式,增加糧食產量,撻實爭霸的基礎。
陳芷站出來,把左莊的耕作模式詳細地講了一遍。
各家聽的認真,很快就明白這種模式不與左夢庚合作的話,自己是搞不了的。
左莊的畝產提升是模式和科學相結合的結果,而這兩個方面都不是各家自己能搞定的。
最起碼的就是,一旦這麼做了,必然會有大量佃戶失業。
不把這些佃戶安排好了,人家是要造反的。
可各家的產業全都是傳統模式的,人員已經飽和了,根本無處安置。
只有左夢庚這裡,利用類似於福耀集團這樣的大型工廠,才能吸收多餘的脫農人口。
要不要和左夢庚合作呢?
張宗桓對左莊最為了解,提出了一個現實的問題。
“中恆,你們左莊畝產增加,主要是灌溉到位。你們莊子上的農田挨著河流,取水方便。但我們很多土地遠離河流,取水不易。即使採用你們左莊的模式,恐怕也難以提升產量啊。”
臨清雖然是衛河和會通河交匯之處,但農業用水卻十分尷尬。
守著兩條大河,卻無法取水。
因為這兩條河是漕運之用,取水灌溉必須要得到朝廷的同意,否則的話和謀反同罪。
左莊守著一條小河,灌溉自家的千多畝地還成。但各大家族數十萬畝田地,灌溉的用水量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
不解決這個問題,左夢庚的設想就是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