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們同樣是做出了貢獻的人,左夢庚不想僅僅只是給予一次性的嘉獎,就將他們拋之腦後。
怎麼安置他們,也會成為今後通行全軍的慣例。
“腿斷了沒什麼,但不要自暴自棄。你們都在軍營裡接受了基礎教育,又有嚴格的軍事訓練做保障,即使回到家裡,也是有用之才。我把你們交給陳主事了,他會給你們安排工作。怎麼樣,有沒有信心做好?”
這些因傷退伍計程車兵,在左夢庚看來,也是不得了的人才。
最起碼他們能寫會算,就不是大字不識的老百姓能比的。
莊子上的人現在越來越多了,管理起來的難度也在增加。只靠陳芷一個人已經不行了,必須要增加行政管理人員。
原本左夢庚還在愁這件事,但這一批的退役士兵,卻成為了解題的答案。
足足有一百八十多位士兵歸入陳芷麾下,會成為左莊的基層管事。
說穿了,這些人又何嘗不是官員。
而且和大明的官員不同的是,這些人是真正下到基層去的,更加懂得最底層百姓的艱苦和問題。
將來走出來為政一方,不知道比大明那些只知道飽讀詩書、眼高於頂之輩強多少。
除了被左莊吸收了一百八十多名士兵外,剩餘的三百多人更是有去處。
那就是第二師。
雖然決定了優先完善第一師,將第二師當做新兵培育基地。
但新兵培養的好不好,也要看教導的人如何。
這些老兵當然就是最好的教官。
有這三百多人充任到第二師的基層,那麼第二師的骨架也就搭了起來。第二師新兵成才的速度,也會快上許多。
軍隊的事務剛一結束,左夢庚還是不得閒,又被拉到了莊子上。
大半年沒有回來,莊子上的變化非常明顯。
肉眼可見的,居民區的面積變大了許多。就在原來莊子的外圍,又興建了一大片的房子。
“那些人拿著你給的介紹信過來,一路上受了不少的苦,慘不忍睹,我便組織大傢伙,將他們安置了下來。”
陳芷說的,就是那些從遵化南下的百姓。
他們真的走到了臨清,並且找到了左莊。
因為有左夢庚的安排,莊子上不敢怠慢,立刻將他們安頓了下來。
對這件事左夢庚很關心。